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张

近日,贝因美发布《关于重大诉讼事项的公告》,公告提到其当前所处的当事人地位,其中贝因美是本诉被告,反诉原告。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2张

图片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本次诉讼案件的原告浙江科露宝食品有限公司于2021年与贝因美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公司4款特殊医学系列产品的独家经销商,负责推广贝因美旗下系列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由于其未实现《合作协议》约定的销售目标,构成事实违约,公司与其提前终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诉案件中原诉讼请求金额为1.85亿元。同时,公司反诉请求金额为2.02亿元。近几年,贝因美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76、0.47、0.72亿元。诉讼金额远超公司近几年净利润。

同时,公司指出本次诉讼由于尚未开庭审理,后续判决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暂时无法预计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本案中的4款特殊医学系列产品曾被贝因美视作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而本次贝因美与经销商的互诉案,意味着公司在特配粉领域的战略布局未能达成目标。除此之外,大消费之家发现,自2018年谢宏回归贝因美以来,6年间贝因美实施的多项战略举措均未实现目标。

2024计划冲击百亿、前三季仅完成20亿,多年25亿上下徘徊

2020年2月,贝因美曾发布公告《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其中提到“产品销售规模重回行业“三甲”,成为母婴行业领军企业。”

图:贝因美《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3张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为达成战略目标,公司曾多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励员工。2021年12月,公司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中管理层及主要骨干人员(不超过200人)出资认购股份248万份,其中主要骨干人员持股占持股计划的90.32%。

2022年9月,公司推出二期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为1951.76万份,占公司总股本1.81%,激励对象共258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设定的绩效考核目标包括: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目标为35.40、66.37、106.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39%、87.49%、60.0%。净利润目标为1.2、4.0、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86%、233.34%、100.0%,触发值不低于当年目标80%,收入和利润各占一半指标权重。

而实际上,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贝因美实际完成收入分别是25.09、25.28、20.8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是6.98%、0.76%、8.91%。同时,贝因美实际完成净利润分别是-1.65、0.58、0.7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是-302.84%、135.11%、34.06%。2024年前三季度实际业绩完成情况与当初设定的业绩目标相去甚远。

同时,相较于2020年提出的销售规模重回行业“三甲”,与中国飞鹤以及澳优对比,2024年上半年,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4.17、100.95、36.81元,中国飞鹤及澳优的收入是贝因美的7.12、2.60倍。

图: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营业收入对比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4张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从净利润的角度看,受行业因素影响,三者的净利润均处于下降状态,而贝因美与中国飞鹤及澳优的差距较大。2024年中报,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的归母净利润分别是0.52、18.75、1.45亿元,中国飞鹤及澳优的归母净利润是贝因美的36.38、2.82倍。

图: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营业收入对比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5张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在营业收入增长缓慢,净利润终于止跌转正之后,公司再次于2024年1月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司拟回购股份全部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0,000万元(含),不低于人民币15,000万元(含)。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5064.29万股,成交总金额为1.4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不知此次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以帮助贝因美达成未来的业绩目标。

拟构建母婴生态圈,但产业基金备案手续3年仍未完成

在《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公司提及第二阶段目标包括“构筑母婴生态圈,生态圈营收突破千亿,成为母婴行业平台企业。”

图:贝因美《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第二阶段目标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6张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为达成战略目标,2021年12月9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控股股东下属全资子公司发起设立产业孵化基金的议案》,公司支持贝因美集团下属子公司成立产业孵化基金,用于布局母婴生态圈。但是,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截至公告披露日,该产业基金备案手续尚未完成。

至于规划中提及的“积极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海纳百川,组成“联合舰队”,在母婴食品、母婴用品、母婴服务、玩教等多个领域共创共赢,共同为母婴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贝因美选择以品牌授权的方式,与生产厂商合作,将产品拓展至洗护用品、玩教具等亲子用品领域。但是,从全国12315网站及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看,该种产品拓展方式反而可能对贝因美品牌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关于贝因美的投诉总计288条,其中有多条是关于贝因美的品牌授权产品,如有消费者投诉称在拼多多购买的贝因美硫磺洗面奶导致皮肤过敏,疑似假品。另有消费者投诉称购买的贝因美湿巾打开后有虫子。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7张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8张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9张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在全国12315网站上,关于贝因美的投诉总计301条,其中亦有多条关于贝因美产品可能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0张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1张

图片来源:全国12315投诉信息公示平台

贝因美并未公布品牌授权业务带来的营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距离当初提到的“生态圈营收破千亿”目标,仍有较大距离。并且,对于贝因美来说,品牌授权业务带来的收益与消费者投诉带来的品牌形象受损,两者之间孰高孰低,外界尚难以评判。

研发投入远低同行,特配粉业务未能成长为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上述战略规划提到“继续加大研发工作力度,始终关注前沿领域”及“成为母婴行业的创新引领者。”但实际上,贝因美如今的营收规模也难以支撑其进行大额的研发活动。不仅如此,据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34人减少至29人。

研发投入方面,相较于中国飞鹤及澳优,贝因美的研发投入金额及研发费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的研发费用分别是0.20、6.11、1.32亿元,中国飞鹤、澳优的研发费用是贝因美的30.27、6.54倍。同年,三者的研发费用率分别是0.80%、3.13%、1.79%。

图:贝因美、中国飞鹤、澳优研发费用(亿元)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2张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注:部分数据不可得,中国飞鹤无2024年中报数据

本次诉讼案提及的4款特殊医学系列产品曾被视为贝因美的第二增长曲线。据公开资料,2019年,贝因美在国内率先取得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0001号无乳糖配方,以满足乳糖不耐受婴儿的产品需求,该配方食品是首家国内企业获准注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品。

如今,经过几年发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已有多家竞争者,包括飞鹤、伊利、雅培、美赞臣等众多乳企。据央视新闻客户端,近两年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注册包括适用于吞咽困难老年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等在内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数量120个,今年以来国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企业新增13家,企业总量增长三成。适用于乳蛋白过敏婴儿、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等特定人群的30个国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已经通过审批。

贝因美在特配粉领域本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但是科露宝作为独家经销商却未能实现销售目标。在如今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该业务能否如愿成长为贝因美的第二增长曲线仍未可知。

23年奶粉产量为2.37万吨,新增2万吨奶粉产能能否消化?

在2020年提出百亿营收目标后,2021年,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2.52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主要用于年产2万吨配方奶粉及区域配送中心项目。据2024年4月公告,该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但是,近几年贝因美的奶粉销售量及生产量均处于较低水平,2023年,奶粉类产品的销售量及生产量分别为2.28、2.37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1.22%、9.70%。并且,在上述募投项目完成前,据2023年半年报披露,贝因美原本设计产能为12.23万吨,实际产能为6.80万吨。2023年,公司奶粉加米粉及其他产品的合计总产量为2.4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36.04%。

图:贝因美产品销售量及生产量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3张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图:贝因美产能情况

贝因美与经销商互诉背后:谢宏多项战略目标未实现、产能消化存疑  第14张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随着2024年的即将落幕,公司在2020年发布的《2020年—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多个战略目标均未实现。尽管谢宏回归六年来进行了多项战略调整,可惜,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如今2万吨新建产能已投产,不知谢宏有什么新举措可以消化新增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