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中外嘉宾热议中国式现代化——

新快报讯 12月3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举行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国的政治家、战略家、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主题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探索各国携手共赴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展望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大会演讲环节,多位中外嘉宾热议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发展道路,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世界,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过去40多年的成果充分证明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其他国家有利。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欢迎与其他国家进行文明交流,并以这种方式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提高了生活水平,促进了艺术和文化的进步。“我鼓励其他国家采取同样开放的态度,同时我特别欢迎来自各国各行业的人士更多地访问中国,亲身探索和了解中国。”梁振英说。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带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的政策倡议和发展方向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中国强调向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进一步开放,可以看作是一种包容的全球化,一个都不能少,每个国家都不能掉队,这一宣言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现代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而日益强大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进一步增强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正义的力量。

“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值得每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奥地利前总理许塞尔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瞩目成绩感受颇深。他在发言中提到应构建多边的国际秩序,践行多边主义,这样人类的思想、技术才能自由流动,社会才能足够开放,各个国家才能从中获得发展的力量。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出现的怀疑主义、悲观情绪,他呼吁大家要反对悲观主义,保持积极乐观,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各国要共同致力于共同的一个目标,要推动技术和成果的全球共享,让所有的国家都和平崛起。

“我们真正了解中国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会议就能得到解答。”巴基斯坦前总理沙希德·阿巴西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还坚持合作开放与多边主义,这是中国的发展道路,也是世界的发展道路。”他在大会上倡议,在发展的道路上,各国要拥抱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机会,并为建设一个更加光明繁荣的未来更加努力。

●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城带乡,靠超级大城市“齿轮”带动中小城市

在大会演讲环节,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容作了主旨分享。“《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黄奇帆认为,这个要求将极大释放新一轮的发展红利、改革红利,从而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发展奠定基础。

黄奇帆指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三大好处。一是随着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农业深度规模经营具备了条件,乡村振兴也有了产业基础。其次,将为新型城镇化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动能。他认为未来十年内随着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落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城镇劳动力供给,消化相对过剩的房地产或者摊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还将会推动形成一批新的特大城市。

“中国式现代化固然需要农业的现代化,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以城带乡,靠一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超特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都市圈的有力带动,靠这些超级大城市的齿轮,带动各类中小城市的齿轮运动,中国经济这个超级大机器才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黄奇帆补充说。

三是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几千年来中国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文明占主导的现象,将成为历史,再过二三十年,城市文明就将完全占主导地位。由此在原有的农耕文明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健康观念等,都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化。

黄奇帆认为,要实现上述三方面的发展红利,还需要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与改革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了具体部署。“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我们已经具备了以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一些地方已经把发展特色农业与冷链物流直播电商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就是以工业的思维、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农业。”黄奇帆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正在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在向吃得更健康转变,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为农业的新革命创造越来越丰富的产业。

黄奇帆表示,《决定》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列重大举措,将深刻改变中国面貌,对即将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充满信心。“当然这个美好的愿望是干出来的,今后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展,全面释放城乡融合的新的红利,推动中国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

不应该低估中国开放政策来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力量

在主题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嘉宾对话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讲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征。

他谈到,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深刻的政治承诺。“很多其他国家也会讲到开放政策,但他们没有作出政治承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放弃了,并转向了保护主义。反观中国,中国不仅在讲,而且一直在实践。”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自由。”郑永年说,目前,我国已经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第三个特征是包容性。包容性的多边主义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核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特征是单边开放。在实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吸引了很多游客。“我已经注意到,在几个月之前,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了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一些城市中,比如在深圳建立医院,还有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中,外国投资者可以开办全资医院,在制造业中,中国政府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限制了,非常欢迎外商。”

“我也一直在提倡要将单边开放政策拓展到更多国家中去,不仅拓展到发展中国家,还要拓展到发达的西方国家。”郑永年说,另一重要特征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中国不断地强调,在开放时要遵守当前的法律法规,当前国际体制的规则。

面对挑战,他提到,人们不应该低估全球资本的能力,也不应该低估中国开放政策来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力量。中国现在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促进全球化,比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以及其他方式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陈慕媛 毛毛雨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观显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