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除了陶冶性情,还有其他功能吗?1月14日,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艺术治疗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广州市心理健康服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将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管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刘丽虹表示,艺术治疗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是学会的重要发展,也是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一次创新性突破。
“是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创新性突破”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艺术治疗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手段。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艺术治疗委员会的成立,顺应了这一趋势,旨在推动艺术治疗的学术研究、实践应用和社会普及。
据介绍,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艺术治疗委员会成员由心理学治疗、精神分析、艺术(含绘画、音乐、声音、陶艺、舞台、戏剧、影视)治疗和艺术创作等领域中的佼佼者构成。艺术治疗作为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形式,融合了心理学、医学和艺术学等多领域知识,利用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帮助个体表达情感、释放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管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刘丽虹在致辞中指出,艺术治疗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是学会的重要发展,也是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一次创新性突破。她强调,艺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干预方法,特别适合于儿童、青少年以及存在心理障碍的群体,将在心理治疗与社会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艺术治疗委员会主任王松柏表示,艺术治疗委员会的成立,将为人们提供更加温暖、多元、创新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也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此外,艺术治疗以其独特的非语言性和创造性,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咨询的局限,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调节情绪、增进人际关系。这一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开辟了新路径。
艺术治疗专业方向早在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提高,有关艺术治疗、艺术疗愈等话题近年确实越发增多。收藏周刊记者了解到,通过艺术介入身心健康方面的探索,目前主要分两大领域,一个是在高校的专业或课程中体现,另一个则是以协会组织的形式出现,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和学者通过艺术手段介入身心健康问题。
目前了解到,高校较早介入艺术治疗的是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央美开始先后招收“艺术心理学”和“艺术治疗”硕士研究生,引领了我国艺术院校的相关教学工作。作为国内首个设置艺术治疗专业方向的专业艺术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在学科的国内领域具有了引导和示范作用。中央美术学院启动艺术治疗研究项目,既是现实所需,也为学术探讨,是进一步满足社会对艺术治疗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据央美官网介绍,艺术治疗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成立的新型研究方向,致力于推进以艺术为基础的跨学科研究,融合人文艺术、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医学、社会学、人类学与新兴技术,创新驱动解决人类健康福祉相关的棘手问题。
作为央美艺术治疗项目的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曾表示,艺术治疗不只是治疗疾病,更多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变得更积极、更健康。
“陶瓷疗愈”更多起到“预防性”作用
除了中央美术学院,近年广州美术学院也在推动有关“艺术疗愈”的课程,以陶瓷创作为主要手段,已开展两年的“陶瓷疗愈”课程实践——“一心一艺——陶瓷疗愈团体辅导”至今已经举办八期活动,广州美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林胜表示,陶艺疗愈可以说是心理干预的一种创新方法,这里的疗愈跟传统意义的病理疗愈不一样,我想这里更多的是起到“预防性”作用,通过陶艺制作,可以释放内心的情绪。
作为课程负责人,广州美院工艺美术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教授王新宏告诉记者,“陶艺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可以将个体的身体意识融入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参与者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可以获取心理疗愈的效果。”她介绍,希望能探索出一种“以美润心”的教学新模式。
国内多个省市已成立艺术治疗行业组织
在协会组织的领域,艺术治疗虽然比中央美院的专业探索要晚,但也已经探索多年,据了解,国内首个艺术治疗与心身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12月16日,由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主办。紧接着,在同年的12月29日,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表达性艺术治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在2018年,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也正式成立艺术治疗专业委员会,2023年,河北省心理学会艺术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也正式成立。2025年1月11日,湖北心理咨询师协会艺术与心理专委会也正式成立。
可以说,以协会等组织形式介入艺术治疗的探索,目前来看,比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或课程明显要广得多。
艺术家个体探索的代表,当数由吴超、夏维伦从2014年开始的“植物人唤醒计划”。夏维伦曾被确诊脑瘤,此后于2014年开始画画,从中透过人文艺术实现自我疗愈,认识到另一个洋溢着活力和喜悦的自我,也预示他们开始意识唤醒的实验。在2014年至2015年间,他们用唤醒视频成功唤醒了20岁的植物人患者美美,并让她逐渐重回正常生活的轨迹,第二、三个成功唤醒案例分别是41岁的阿军和16岁的阿树。
动漫艺术家、策展人周鲒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研究著作《形单影只:自闭症谱系儿童美术研究》在2019年也已正式出版,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通过美术学意义上的视觉解读与社会文化研究,唤起人们对自闭症群体的关爱,让社会对自闭症群体多了一份理解。周鲒表示,对于绝大多数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来说,书中的描述并不是轻描淡写,更不是冷漠旁观,而是将自闭症儿童的美术经历,更多地看成特殊群体与社会公众的一种对话。
国外艺术治疗的发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主任谢雪君撰文介绍,艺术治疗产2024正版资料大全完整版香港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步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美国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南伯格将儿童自发的美术创作视为一把钥匙,将艺术创作融入学校的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之中,开创了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领域应用的先河。
1950年至1957年,美国艺术家、美术教师伊迪斯·克莱曼,被纽约一所专为特殊学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聘为艺术治疗师。
1958年,她以该校的实践工作为基础,出版了专著《儿童团体中的艺术治疗:对艺术治疗在威尔特维克男童学校治疗项目中的作用的研究》,提出了“艺术作为治疗”的理念与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克莱曼要求治疗者同时发挥教师、治疗师、艺术家的作用,鼓励当事人进行美术创作,通过深入观察创作过程及作品,与当事人交流进行评估,从而帮助当事人获得心灵的成长。克莱曼同时指出“美术作为治疗”不能完全代替心理治疗,只能用作辅助。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随着艺术治疗专业期刊的创办、艺术治疗协会的成立、艺术治疗师培训及伦理道德标准的颁布等,艺术治疗在欧美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业化的心理服务。1979年,首个艺术治疗教育项目在美国成立。其全球实践极大地曝光和塑造了人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知。
随着艺术治疗、神经科学和新兴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艺术方法可以改善行为、关系、情绪、心理健康、记忆、疼痛体验等,并在更宏观的层面带来积极影响,如降低医疗成本和负担、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提升经济和生产效率等。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