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宋美璐 王紫薇 每经编辑:张海妮

从画“像”到画“心” 《猎罪图鉴2》导演:希望观众可以看到案件背后的“人”  第1张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追星、主播打榜、AI换脸、家庭暴力、催婚⋯⋯当这些既涵盖热门话题,又触及社会痛点的桥段同时出现在《猎罪图鉴2》时,这部看似小众的刑侦剧在2024年年末的影视剧市场快速出圈。

近年来,海量短平快的短视频内容,给刑侦剧的节奏、内容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刑侦剧制作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题材上,除了传统的犯罪侦破,心理悬疑、犯罪心理学、真实案件改编等创新题材也在不断涌现,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如何在短视频冲击下,坚守刑侦剧阵地?“创作者要挖掘一些没有被开发的宝藏内容,目前我们虽然找到了,但未来还想继续在这样的类型里创作的话,可能还需要多去想一想其他方面。”近日,《猎罪图鉴2》导演刘殊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优秀的刑侦剧必须有其独特性。

相比第一部的画“像”,《猎罪图鉴2》升级到了画“心”,提出了“人性即宇宙”的概念,刘殊巧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案件,引导观众去看到每个案件背后的‘人’”。

打破续集魔咒从画“像”到画“心”,多视角交织叙事

画家沈翊凭借绘画天赋,“误打误撞”进入警队画像师行业,为北江分局刑侦队打开破案的新视角。这让《猎罪图鉴1》成了刑侦剧中的独特存在,该剧豆瓣电影评分为7.6分。前作观看量和口碑的双丰收,也让观众对《猎罪图鉴2》有了更高期待。

从画“像”到画“心” 《猎罪图鉴2》导演:希望观众可以看到案件背后的“人”  第2张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猎罪图鉴2》要怎么拍?会关注哪些案件?在观众等待的这两年多时间里,“猎罪”的世界正在主创团队的努力下迭代变幻。“在我们的设定中,这几年主角们一直在成长。(在)《猎罪图鉴2》中,随着沈翊与杜城(两位主角)思维的成熟,我们整个故事可以表达的内容更深,更广。”刘殊巧说。

刘殊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猎罪图鉴1》相比,沈翊跳出“画像”设定,不仅仅对焦人脸,而是开始尝试通过天赋异禀“画心”——画出涉案人员的情绪。在这样的设定下,重视逻辑推理和证据事实的老刑警杜城,与开始说抓不住摸不着的“第六感”的沈翊,有了冲突。

“两个人行事风格以及思维方式最大的不同,会让两个主角在每个单元中不断交锋。”刘殊巧说,这样的碰撞是《猎罪图鉴2》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严格意义上来说,《猎罪图鉴》系列不属于传统的刑侦剧。传统的刑侦剧会强调纪实性,以时间为轴展现案件的侦破过程,强调案件本身,会给犯罪本身更多镜头。但《猎罪图鉴》全剧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导演刻意选择多个时间线、多视角交织叙事,让案件的发展充满悬念。

刘殊巧告诉记者,多视角交织叙事是她刻意选择的。“我给很多切口,目的是让观众去观察,感受。我希望观众可以从多视角中看到一个案件是如何被‘推进’的,让观众更多地关注到案件背后,犯罪人物的情感与动机。”

独特的切入视角、人物冲突设置让《猎罪图鉴2》在双平台开播后引发观众讨论热潮。截至目前,在微博平台,有关#猎罪图鉴2#的话题阅读高达17.3亿,讨论量3580.4万,该剧在爱奇艺热度突破8500,腾讯视频站内热度也突破28000。

用好“案件”这个引子加入AI换脸等热点话题 给观众留下更多思考而非猎奇

《猎罪图鉴2》延续《猎罪图鉴1》的基底,紧扣当下社会议题。为了引发共鸣,《猎罪图鉴2》在选择案件时便关照到了不同的人群。

总制片人张翼芸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季案件的选择更加多元,我们尝试把视角放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辐射到更加广阔的人性图谱和多元化的个体或群体。”比如,涉及爱豆与追星族、主播与榜一大哥、整容骗局、AI换脸等社会热点话题,都在剧中有所呈现。

案件表达上,《猎罪图鉴2》提出了“人性即宇宙”的概念,“人性浩瀚、复杂,是不能被可丁可卯地研究出来的,因此相比于把案件的成因归咎于某个具象的因素,我们更希望能够挖掘出这些案件背后的家庭、社会,乃至基因中的深层成因。”张翼芸表示,“当加害者拿起屠刀的那一刻,他一定是有罪的,但在这之外,讨论空间里还有很多留白值得去探索,刀口里面何尝不是深渊。”

在此过程中,案件本身只是一个引子,推动观众去思考案件背后更为复杂的人性与社会现象。

这也是刑侦剧的发展趋势,即越来越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在以往的刑侦剧中,案件的破解往往是剧情的核心,而随着观众对故事深度的需求增加,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同样重要。

“很多案件与边缘群体有关。他们在现实中的某种困境,可能是导致案件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笔墨着重在描写这些看起来平常但最终导致案件发生的细小成因。”刘殊巧进一步表示,主创团队不希望猎奇案件本身,而是希望给观众留下一些思考。

短视频冲击观众注意力刑侦剧需提升信息浓度 在“爽”之外找到独特性

《猎罪图鉴2》《我是刑警》《白夜破晓》⋯⋯2024年,刑侦剧市场十分热闹,但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观众的观看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刑侦剧往往注重案件推理的严密性和悬念设置,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和碎片化内容正冲击着观众的注意力。

在这种背景下,单纯依靠案件本身的离奇程度已难以满足观众需求,市场开始呼唤更多具有创新性、节奏紧凑和独特视角的作品。

《猎罪图鉴》IP的大热,也反映出刑侦剧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在刘殊巧看来,“当下短视频快节奏、碎片化的传播已经改变了观众的阅读习惯,短时间内单点单场信息量的需求要比过去多非常多,受众不再能够长时间地关注人物不变的状态,他更愿意看到的是一种变化,是一种刺激”。

因此主创团队在《猎罪图鉴2》中,有意增加了信息浓度。“不会有任何一场浪费的戏,每一场戏的存在都有前后的逻辑关联,要么关乎人物,要么关乎线索。”刘殊巧说。

刘殊巧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观众非常在意作品能否提供情绪价值,“短视频一分钟之内就能够提供某种情绪价值,那长视频要守住自己的阵地,必须发挥自己的长板,聚焦于刑侦题材上就是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剧情设置上,据刘殊巧介绍,《猎罪图鉴2》在画面上也做到了极致,甚至严格到现场会准备一套色卡,色卡以外的任何颜色都不能在画面出现,“每一个画面都给观众传达一个很愉悦的东西。做我们自己认为对的、独特的,不断地去拔高要求,最后交给观众”。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观众其实特别反感说教。”刘殊巧明白,“所以我们也不是硬上价值,能带给观众一些思考,一些除了破案之后的‘爽’之外的感受,比如是不是生活中可以给别人更多的善意?是不是可以对某些边缘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多一层思考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