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五一视界(51 World)”递表港交所,“五一视界”也是港交所即将迎来的第五家特专科技公司,但华谊信注意到该公司曾在2020年拟于A股科创板上市,之后又于2023年披露过在北交所的上市计划,可该公司却并未能在国内市场实现上市目标,直到今年“五一视界”放弃了A股上市,转战至港股。无独有偶,近期A转H的企业愈发增多,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企业有这样的战略转向?在 A 股与港股之间,企业又该依据什么来做出抉择呢?
一、港股现状总结
从整个香港市场的上市情况来看,2024年截止至11月30日,港交所共迎来了61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为790亿港元,相较于去年增长了 1.1倍,约为414亿港元。由此可见港交所除了整体上市数量情况呈现回暖趋势外,新上市的企业募资表现也较为良好。
根据统计,港交所表现较为突出的企业均为下半年上市,华谊信归纳出了企业名单和其募资情况,具体如下:
在下半年上市募资额较高的前四个企业中,有两个都是已在A股交易,但仍旧选择前往港交所上市的公司,那就是包揽港股今年第一大与第二大IPO的“顺丰”和“美的”。
二、“弃 A 转港” 现象剖析
1、A 转 H 趋势明显
根据LiveReport大数据披露,纵观整体,新三板转港股、A股转港股上市趋势明显,包括五一视界、西普尼、大众口腔、长风药业、挚达科技、轩竹生物-B等公司,这些公司或是曾挂牌新三板,或是曾筹划A股包括在北交所或科创板上市,但最终因为种种原因都更换了上市地,选择了港交所。而这些企业也是生物医药以及科技类行业占据大多数。
2、原因探究
1)上市门槛与审核流程差异
根据上文所述,华谊信在此以科技行业与生物医药行业举例,港交所针对于此类行业推出了18A以及18C的规则,即“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五大行业中属于“专精特新”的 科技公司,豁免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所有财务指标要求,只需满足预期市值、研发投入等方面的门槛,即可申请赴港上市”并且港交所18C特专科技最低市值要求于2024年8月23日被进一步下调,这也说明着港股市场拥有较高的包容度,更注重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也为那些具有高增长潜力但暂时无法满足 A 股盈利要求的企业提供了宝贵上市机会。
相比之下,A 股市场的上市门槛在某些方面较为严格,特别是对于企业的盈利要求、股权结构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A 股的审核流程相对复杂且耗时较长,企业从申报到最终上市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期,这对于急需资金支持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时间成本过高。而港股的审核节奏相对较快,通常在 6 至 8 个月左右就能够完成审核。而且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于 2024 年 10 月 18 日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加快合资格 A股公司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上市途径。
2)市场环境与投资者结构
港股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包括大量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这使得在港股上市的企业能够更容易接触到国际资本,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反观A 股市场,其主要面向中国大陆投资者,虽然近年来逐渐放宽了外资进入的限制,但相比之下,国际投资者在 A 股市场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可能限制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和品牌推广。
除此之外,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相对均衡,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散户投资者,且国际资本占比较高。这样的投资者结构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企业的估值水平,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于A股市场目前来说,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散户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导致市场波动较大,这可能对企业的股价稳定性和估值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3)公司治理与合规要求
港股市场遵循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准则和监管标准,对企业的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独立董事制度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这有助于促使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企业透明度和信誉度,增强投资者信心。而A 股市场的监管虽说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但与港股市场相比,在公司治理和合规监管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企业在 A 股市场上市需要遵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或希望按照国际标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企业来说,港股市场的监管环境可能更具吸引力。
三、企业转战港股需要考量的因素
1、企业战略定位方面
如果企业有国际化战略意图,那么在港股上市能够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有利于吸引国际合作伙伴和客户。并且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或者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还需要考虑在不同市场上市对自身竞争地位的影响。在港股上市可能会使企业置身于更具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中,这虽然会带来压力,但也能促使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而在 A 股市场,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内,如果企业在 A 股已经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地域优势、政策优势等,转战港股可能会面临新的不确定性,需要权衡是否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或提升竞争力。
2、财务状况与资金需求方面
1)融资需求和成本
企业如果急需大量资金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入或者偿还债务等,需要对比在 A 股和港股市场的融资效率和成本。港股市场的融资速度相对较快,审核流程相对简洁,对于一些资金需求紧迫的企业更具吸引力。以生物医药企业为例,这类企业在研发新药品的过程中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且盈利周期较长,在港股上市可能更容易在未盈利阶段就筹集到资金。
2)财务适应性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适应港股市场的要求也很关键。港股市场对企业的财务透明度要求较高,企业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且要满足严格的审计和信息披露要求。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可能会在港股市场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
3、合规要求方面
企业需要充分了解港股市场的监管环境和合规要求,因港股市场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较大。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合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违规行为。与 A 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的监管更加注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企业一旦出现合规问题,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声誉损失。比如在信息披露方面,港股要求企业及时披露任何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信息,包括财务业绩、重大诉讼、股权变动等,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来满足这一要求。
四、企业决策建议与展望
1、决策建议
除上文中提及到的,企业需结合自身的情况,评判国际化发展需求以及融资方式外,还需咨询专业的辅导团队,或是聘请经验丰富的财务顾问、律师与会计师团队。协助制定上市策略、评估融资方案与市场选择,在法律角度上解读两地法规差异,确保合规运作,并且依照国际会计准则审计财务报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借助专业辅导团队的优质资源,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最新市场动态、政策变化与行业趋势信息,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与前瞻性建议。
2、未来展望
随着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深化,企业未来在 A 股与港股市场间的转换与协同会将更便捷高效。除了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更有利的上市地外,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可探索 “A + H” 模式,综合利用两地资源,提升融资灵活性与市场影响力。
并且港股如今不断优化上市制度,对新兴科技、生物医疗等行业吸引力增强。未来,这些行业企业在港股有望获更多政策倾斜与投资者关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但更多企业转战港股将加剧市场竞争,尤其在吸引国际资本与优质投资者方面。企业需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同时,全球经济与政治环境不确定性仍存,企业需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灵活调整战略,方能在港股市场稳健发展,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目标。
版权声明:所有华谊信资本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否则华谊信资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