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人

1950年代以来,华人世界最火的三位畅销书作家,金庸、古龙和琼瑶,如今都离我们远去了。

武侠和言情,也是20世纪华人通俗文艺中,对普罗大众影响最大的两种。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1张

琼瑶

早在1983 年,费翔出演的《昨夜之灯》实际上就宣告了琼瑶电影时代的谢幕,琼瑶神话进入到电视剧的阶段,她的影响力其实是变得更大了。

要补充一句, 1989年,琼瑶热在内地余温犹在,史蜀君执导了《庭院深深》,反响不大,这可能也是唯一一部大陆改编的琼瑶电影。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2张

《庭院深深》(1989)

而香港几乎未制作一部琼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电影似乎也只有陶秦的《船》和严俊的《寒烟翠》就再无动静。

不难看出,琼瑶作品虽然曾经席卷过整个华人世界,但独独没有波及到港岛这一弹丸之地。但是,香港大导演李翰祥赴台后,也入乡随俗的执导了两部琼瑶电影,即《菟丝花》和《几度夕阳红》,反响一般。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3张

《几度夕阳红大结局》(1966)

原名陈喆的琼瑶,少年成名,9岁在《大公报》发表小说,17岁便走上文坛,25岁凭借长篇处女作《窗外》而名震宝岛。这部自传体小说被宋存寿拍成电影后,也让人们认识到一高挑清秀的姑娘,那便是林青霞。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4张

《窗外》(1973)

第一部琼瑶电影是李行执导的《婉君表妹》,随着这部影片的成功,李行接连执导了好几部琼瑶作品。但李行志不在此,更好乡土写实这一口,他即使拍城市,也如乡野般宁静安详。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5张

《婉君表妹》(1965)

我见过李行好几次,他一谈到自己拍的琼瑶电影,是一定要持否定态度的。他之所以一拍再拍琼瑶,纯是从市场考虑,或是被或公或私的人情所挟。

他认为琼瑶的作品,实际是没有多少人情味的。初听此言,我还很愕然。李行接着解释,琼瑶写情,是情走在人的前面,是什么事都没发生,感情就已经酝酿好了。是为了情而情,这份情是演给别人看的,更是演给自己看的。

听到这儿,我是有些不置可否。我对这位掀起琼瑶电影风潮的大导演,倒多了些认识。反正我几乎从没听过一个导演会历数自己作品的不是。

要说的是,琼瑶电影带动了三厅(饭厅、客厅、咖啡厅)电影的兴起,但这也仅限于1960-1980年代初的台湾。换作其它时空,此风便无力再鼓荡了。

它是以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气息,表面上是给年轻女性编织白日梦,内里却是对相夫教子古训的皈依,是一个具有服从意识的乖女孩成为女性的必经之路。它是中产阶级趣味、西方生活模式和古典哀怨的三重组合。

女性在这里不光要规训自身,还要承担拯救男性的重任,并且为此喜笑颜开,洋洋得意。而所谓的爱情,其基础皆由外貌和物质的多寡来做最终的决定。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6张

《昨夜之灯》(1983)

就在1983年,琼瑶解散她和平鑫涛共同创立的巨星公司,也就此宣告了琼瑶电影的全面式微。

但很快,琼瑶成立怡人传播公司,进军电视界,推出连续剧 《几度夕阳红》 ,这是首部由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引起不小回响。

此剧也在内地播映过,同名主题曲也是传唱一时。这部诞生于 1985 年的电视剧,国内也拍过一版,由第四代的宿将杨延晋执导,陈红当时是初出茅庐。

此剧较为精练,而台版则长达 30 集,结构是双线叙事,时代气息也更为浓郁,且透露出台湾外省人,所流淌不尽的乡愁。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7张

《几度夕阳红》(1989)

琼瑶的读者其实不太理会她的家国梦,他们为之着迷的,还是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困局,是通过自残的方式换来的一点自怜。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8张

《几度夕阳红》(1986)

在台剧《几度夕阳红》开播前后,随着两岸关系的全面疏通,台湾文学开始流入内地。如三毛的散文、柏杨的杂文、林清玄的随笔、席慕容的诗歌。

但最热的只能是琼瑶的小说,尤其是女中学生之间,你不看琼瑶,你就是个沉默的人,没人搭理你,估计你也不想搭理她们。 少女怀春自是得有人指引,甚至是鼓动。是让你觉得认识一个人,开始一段情,是人生最美的戏剧,也是最大的传奇。

琼瑶在用文字创造你的生活,也是用那如风如花的字句在塑造你的想像。爱情成为人生的第一要务,而获得爱情的前提,是你要试着完善你自己,你若不美,你就要想像出自己总有可供观瞻的一面。要学会被凝视。才有资格去凝视别人。

当然,琼瑶的小说不会止步于少女妙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还调侃过和平的妈妈,那位早年丧偶的母亲。说她一解春困的法子,就是翻翻琼瑶。就这位从不会换位思考的老太太,她的这点阅读习惯,剧中的评价是「人老心不老」。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9张

《我爱我家》第五集亲家母到俺家

但是不是女人都会把琼瑶的小说当《圣经》看,只怕也未必。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人愿意过太过真实的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想篡改一下她或他所经历的现实种种。那么叙事性的文艺作品,就充当了人们发梦的出口,想一想,也是好的。

说回来,琼瑶小说对于台湾电影的贡献,首先是活跃了当时的台湾电影市场,让台湾人对本土制作能投以热情。

另外一点,应运而生的就是明星的推出。二秦(秦汉、秦祥林)、二林(林青霞、林凤娇)。也正是因为在琼瑶电影里摇曳生姿,而成为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明星。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10张

《我是一片云》(1977)

但这其中,唯林青霞能持续发力。到了琼瑶的电视剧时期,也让马景涛、刘雪华一时风头无两,再接着,就是周杰和林心如(琼瑶最早的笔名就叫心如)之类的。

由于琼瑶爱启用新人,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多明星都将能参演琼瑶电影,视为一个绝佳的跳板。但真出头的,并能持续发光的,并不多。

关于琼瑶的电视剧,其实是可以大书一把的。尤其是她与内地合作的《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

我们看到晚年的琼瑶,其童稚之心仿佛越发地跃然而出,以一种类游戏人生的态度,在宫廷剧和时代剧的框架里,在最高原则之下,以不守规则之名,多出些既不伤和气又不伤筋骨的历练。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11张

《还珠格格》(1998)

在上一个世纪即将结束之时,以顽皮的姿态进行怀旧。世界就是如此简单,更仿佛简单是一切美好的前提。

若上升一步,这个世界的美好,就是供人玩耍的。玩物可以丧志,但绝不会丧心,更不会病狂。琼瑶作品所描述的美好,就是这么适可而止,而用不着无边无际。

记忆中的琼瑶,和琼瑶影视剧  第12张

《情深深雨濛濛》(2001)

现在,这个很早就被人称为琼瑶阿姨的作家、编剧、影视剧制作人,以自决的方式离开了我们。这不是她第一次做如此选择,1954年,还在读高一的陈喆就因数学成绩差而吞药自杀。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来是文学救了她的命。

我不知道,再过若干年,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去缅怀这位华人世界里,销量最高,也是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作家之一。

又或者,以后还会不会出现琼瑶这样的作者,让我们轻轻地做梦,又在梦里轻轻地飞起来。也许会有后来者,也许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