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是前几个月在网络上流传的“印度神片”,豆瓣评分高达8.7。目前已经引进国内,可以在电影院里欣赏了。
虽然谈及印度电影,我们的印象总停留在“载歌载舞”的一股咖喱味,或是特效漫天乱飞的超现实动作片,但实际上宝莱坞出产在全球文化输出上的影响力,远远要比国片来得更高。甚至IMDB网站还专门开辟了“印度高光电影”的类目。而对于大陆观众来说,如果是描写普通人的那类电影而非超级商业片,那么印度影片中平凡主角面临的社会压力,遭遇的贫富困境和社会不公,卑微而努力的小人物形象,其实也比美国片更为反映东亚社会的文化特征,对于我们来说更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以内核来说,印度片很多都能当作国产故事片来欣赏。这也大概是陈思诚等众多制片人改编印度影片成为国片爆款的原因吧。
本片宣传是“悬疑神作”,其实不是悬疑,是叙事上有掩藏的“通俗剧”。
《因果报应》是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看似叙述娓娓道来却又暗藏玄机的“通俗剧”,描写的是底层人恩怨情仇的犯罪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发展和情节设置颇为耐人寻味。
因为影片有几条悬念,所以部分情节段落看起来前后不搭,让人懵懵懂懂,但事后想来其实也是条理明晰、丝丝入扣的。这部分不能说编剧兼导演尼蒂兰·萨米纳坦已经编排到了十全十美。如果完全不了解本片内容去观看,那么忽略一些情节旁逸斜出的部分,抓住主线内容去欣赏,更有助于理解全片到底说了个什么故事。虽然网上影评也有关于时间线索的一些整理,但影片并不存在看不懂的复杂情节,只是来回来去故意有些绕罢了。
以下是剧透
以下是剧透
以下是剧透
这段情节风格有点偏荒诞喜剧。影片的开头部分可能会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如果忽略开头几场的人物展示,那么大致可以说,影片是从一个父亲到警察局报告家中失窃,寻找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旧垃圾桶”开始的。所以中国台湾地区的中文片名翻译更为通俗——《谁偷了垃圾桶?》。
看似脑筋不太好使的父亲,像是一个有些倔驴脾气的乡下人,他无稽的要求引发了警察的不满,官老爷们甚至在警察局里对他拳打脚踢。而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父亲忍下侮辱受气,塞了不菲的红包,展现出他的执着。这也不得不逼着警察开始为他跑前跑后。
这段情节,观众大致能理解是因为垃圾桶曾经在车祸中救下了幼年女儿的命,所以父亲数年间像神明一样供奉着垃圾桶,现在必须从窃贼手里把它找回来。而影片之后的不少段落,就围绕着父亲四处打探窃贼下落而展开。收了钱的警察也试图制作一个假垃圾桶来糊弄父亲,又不得不安排假窃贼来出面顶罪。以这个故事来说,影片描写的是一段氛围有些喜剧荒诞,充分展现出印度治安混乱,而普通人只能自己想办法,寻求正义自治的过程。
现实中有不少“警察找回自行车”的新闻报道。如果相信这个逻辑,那么丢了垃圾桶,去找警察也是正确的。
虽然有些奇特,但影片前半部分还远远谈不上“封神”。大概类似社会新闻的热点,最后会以“警察为事主寻回自行车,事主为公安局送锦旗”,这样的正面报道而结束。大部分普通人无法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法治公正的事实,也会被一两个“暖心结局”、彰显正义秩序的故事所掩盖。而其中过程究竟是如何离奇,比如几个警察对着旧照片反复研究,试图手动敲打出一个“完美的旧垃圾桶”,在现实中也不会被全部讲明,只有在影片中才能看到这样的讽刺情节罢了。
对于寻找垃圾桶的“正义”,虽然被偷了东西就应该找回来,但似乎也不值得在现实中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还要塞给警察红包。这种实现“正义”的方式,好像有点小题大做了。更不用说父亲终于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个窃贼,两人大打出手,父亲最后甚至还杀掉了这个人!
父亲的天生神力,有些印度动作片里神明下凡的味道。但因为他的悲愤遭遇,观众会期待他大打出手的成功。
影片情节在这里开始渐渐产生了巨大变化。观众终于发现原来父亲寻找的不是垃圾桶,而是上门盗窃的歹徒强奸了年轻的女儿,父亲顶着巨大的压力和悲愤,又试图保护女儿的名誉,所以只能忍辱负重,以“垃圾桶”的名目寻找罪犯复仇!
从这部分开始,影片逐渐开始去除前半部分的喜剧性,变得越发凝重起来。甚至前一场警察还在荒诞不经地找人顶罪,后一场观众就会发现,最为离奇的事件出现了:这个冒名顶罪的,看似有些可怜的小混混,竟然就是真的上门盗窃强奸少女的罪犯之一!而在对峙之中,罪犯终于在父亲面前心虚坦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之前那些一直昏聩腐败的警察,此时也变得严肃,对于父亲复仇以身试法的举动,故意扭过头装作看不见了。
在剥开洋葱的外皮之后,我们发现内在是辛辣却又让人流泪的真相。在荒诞的东亚社会中,警察的腐败和尸位素餐,导致该来的“正义”永远不会落到普通人头上。于是执拗的民众只能被迫自己以暴力手段,凭借一身蛮力夺回应得的公正。其中的种种辛酸、不忿和坚韧,都是银幕前的我们足以感同身受的。绝不会问出“他为什么只信自己不信警察呢”,这种傻问题。
“被侮辱的女儿”“铤而走险的父亲”“试图掩盖的复仇真相”,这些关键词都是本片和《误杀》相类似的地方,能激起观众的情绪激荡,展现出对时下众多复杂社会问题的思考。
几个警察的形象,其实是影片中最为复杂的。他们似乎是败类饭桶。似乎又不是,只因为看得太明白,而只能随波逐流。
本是登高,以为浮云遮目,没想到浮云之上还有第三层,影片结尾处把全片悬念又拉满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程度。
原来上门盗窃的歹徒并不是一时起意,而是有意在对父亲家人进行报复。
原来歹徒头子误认为自己过去被捕入狱,是父亲去报的警,害得家破人亡,所以他也要按照自己的“道义”,以野蛮复仇的方式找回来。
情节发展到此处,观众才发现原来之前一直展现歹徒们为非作歹的连续犯罪,不是发生在现在,而是过去。影片一直存在“现在”和“过去”两条时间线。编导以所谓“叙述性诡计”的方式,误导着观众的视野,其实又在不知不觉间把前情都交代完毕了。
关键的道具,比如多年前歹徒要买给亲生女儿的项链,后来也成了击溃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令人震惊的真相,竟然歹徒头目报复强奸的少女,就是他自己的亲骨肉!
如此离奇的情节,是因为父亲在多年前的车祸中意外失去了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在善心和悲伤中,把罪犯无依无靠的女儿留下当作亲生女儿抚养至现在。
当观众和犯罪头子一起发现了这部分隐藏的原委,这才明白原来罪人眼中所谓的“复仇”,报应竟然又借自己的手,落回到了自己的头上,造成了一桩人伦悲剧!于是他在崩溃之下,只能以跳楼自杀赎罪了。
“天道”以一种看不见的神秘方式,终于实现了“正义”,让恶人终于承担了自己造的恶。
恶有恶报,大快人心。“通俗剧”就是要符合观众最通俗的期待。然而现实往往多是含冤泣血。
洋葱剥尽,发现层层叠叠都是造业的结果。在受佛教影响颇深的东亚国家,本片宣扬的精神也是观众笃信的,都在完美契合着影片的名字,《因果报应》或是《天道轮回》。
想来最后看的都是戏,多少都是编造出来的巧合情节,一波接着一波还是离奇的结合。比如这个犯罪头目和受害少女的父女关系,曲曲折折如同绕花绳一般,就这么跌跌撞撞地编过来了。好在编导还留有一念之仁,没有安排这个恶人当日自己下场去强奸少女,否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些编造的“离奇”,也并不掩盖本片情节整体的设计巧妙,以及对“人间正义”该如何实现的思考启迪。影迷们经常戏称“印度出神片”,比如那些动作片能上天入地,普通人都当作神来使。但在现实社会之中,我们大部分都还在拜神,希望人间失序后,隐隐会有神明拨乱反正,调配这世间应有的公义。所以本片的离奇,也可以算作“神片”。至少让我们有些敬畏之心,哪怕在警察习惯了装聋作哑、犯罪分子横行无忌的底层环境中,人还是应该行善避恶,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天道因果好轮回的公理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