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1张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多年前的2011年,三一重工以销售额近800亿元的业绩,打败所有外资品牌,用20614台销量登顶国内挖掘机行业冠军,并且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跻身全球市值500强。同年,55岁的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新的首富。

风头正盛的三一重工随即和中信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100%的股权,从而真正坐实全球混凝土机械王者的地位。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2张

关于三一重工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但此后的大部分时间,不知道是忙着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还是沉浸在研发新型机械的工作中,原本的创始人之一的梁稳根宣布退出集团,三一重工由此沉寂,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曾经关注过三一重工、研究中国机械的人不禁都会问一句:那个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在大基建的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一重工怎么样了?它这几年都干嘛去了?

从一家小小的机械厂,到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知名品牌,再到全球每生产两台混凝土机械,就有一台产自三一重工,作为头部企业之一,三一重工在开展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转型的周期间,经历过低谷,但几经波折后终于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国际化业务拓展顺利,收入和利润、规模增速都表现出高质量的转化,由此迎来了营利双增的新局面。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3张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但隐忧浮现后股价一路向下

三一重工的成名无疑是13年前的2011年,以全球第一的销量引起了业界关注,自此以后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始终保持行业领跑的姿态。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要知道早在2010年,它的泵车、车载泵、搅拌车等混凝土机械产品就已经保持了90%以上的增速,母公司的营收也保持在500亿左右。众所周知,当时的国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机遇,让三一重工在产品研发、精益制造、品质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随之而来的销售网络业遍布全球,短短几年时间,就打破了外资垄断的格局,拿下挖掘机15%的市场份额。

原本以为这会是中国机械巨头从此一路开挂的高光时刻,可在2021年迎来挖机市场最辉煌一年后,行业很快陷入长达2年的低谷,相比于2021年国内挖机销量达到34.3万台,2023年销量仅有19.5万台,相当于2年前的1\2。连续13年稳居国内第一,三一重工的营收也从1068亿元下降到740亿元,降幅达到30.7%。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4张

或者说2023年一年,整个机械行业都处于去库存的阶段,几乎每个公司都面临销售端压力增大、销售费用率增长的境况,营收下降和费用率增长,利润减少也就在所难免。这对于一家影响力巨大、尤其是行业龙头的公司来说,以此带来造成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行业周期性变化带来的颓势,三一重工的股价从2021年到今年年初一直下跌,跌幅接近75%。当初的股价只有2.5元,但因为发展高歌猛进,5年时间暴涨20倍,而此后则又一路向下,几乎腰斩。

只能说,2016年-2021年是三一重工股价最高点时,但2021年-2023年,股价跟业绩的同步,清晰的说明了三一重工不可避免的存在隐忧。一方面是工程机械出现的周期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基建和房地产由高速发展转入冷静期,更新换代需求在即。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5张

利润翻3倍,重回高点靠“新能源”?

工程机械8年一周期的更换,终于在2024年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三一重工则在一度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润再次回到高点。做到这一点,当然是源于在低谷期间,默默积蓄的研发和布局。从2017年的研发费用7.7亿元到2023年的58.65亿元,研发费用率接近8%,才有挖机产品吨位覆盖1.9-260吨,中大型挖机的产品丰富远超同行的核心竞争优势;加上产品电动化进入实质化阶段,2020年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中型电动挖掘机率先打入欧洲高端市场,先后与海外供应商签订协议,2023年陆续推出全球首款全电控旋挖、纯电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等130多种电动化产品,公司更大的利润空间得到释放,业绩重回高点。

今年前三季度总营收583.61亿元,同比增长3.92%;净利润49.79亿元,同比增长19.43%;但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达到310.6%,足见为了更好的打开市场,三一重工为此做了多少精心的布局和拓展,才拥有如此大的业绩提升空间。

曾经连续13年稳居第一,如今的三一重工怎么样?  第6张

今年上半年公司又新添80多款新能源产品,电动化覆盖度进一步提升,盈利情况也由此进入新的时期。高压大型产品在未来的广泛使用,不仅会使客户降低成本,也将大大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靠新能源打了个翻身仗,未来继续发力,显然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