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徐海燕

    前段时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环青海湖地区的燕麦饲草迎来丰收,一片片燕麦田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当地农民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加紧收割,确保为牲畜储备充足的过冬“口粮”。燕麦收割现场,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等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共和县是青海燕麦种植优势区域,年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燕麦主要用于舍饲圈养和抗灾保畜,对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海北综合试验站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海东综合试验站的不断推广,当地燕麦饲草种植技术得到显著提升。海北综合试验站在共和县连续两年开展燕麦饲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成功筛选出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青燕3号”,有效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

    共和县燕麦生产不仅有良种,还有良机。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收割完成后,农民会将燕麦饲草进行青贮处理,以保留其营养价值并延长储存时间。青贮是一种将新鲜饲草切碎后压实密封,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制成饲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饲草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还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是冬季重要的饲料来源。

    在青贮过程中,从收割、切碎到压实密封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这不仅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卓玛介绍,目前,共和县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超过90%,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技术体系。共和县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高原特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