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巩兆恩 广州报道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依靠技术+制造双重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下来。”
这是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2023年所做出的预测。只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动力电池从GWh进入TWh时代比想象的还要快(1TWh=1000GWh)。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096.8GWh和1039.5GWh,同比增长41.0%和42.4%。行业正式迈入TWh时代。
从GWh到TWh,不单单是量的累积,更是新阶段围绕产业核心所发生的质的转变。在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看来,GWh时代解决了动力电池的“有没有”,TWh时代要解决动力电池的“好不好”。
与汽车行业相同,初期加速涌入,当产业一次次迈向新的阶段,势必会有人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中倒下,与产业“升级赛”同步进行的是激烈的“淘汰赛”。
行业中最“高枕无忧”的宁德时代已经开始改变打法,将原本是工业品的动力电池赋予消费品的角色,在C端市场寻求认知度,紧握主动权;更多二三线的电池企业,还在仅有的份额、利润中寻找生存机会。
头部断层,中部、尾部求生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仍有接近一半的电池未被装车使用,产能利用率有待提升。
具体来看,“两强格局”仍然坚挺,榜首宁德时代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46.01 GWh,市占率为45.08%,这一数字较2023年高出1.89个百分点,几乎撑起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宁王”根基稳固;而排在第二位的比亚迪,释放出下滑信号,全年装车量135.02 GWh,市占率缩水至24.74%,较2023年下滑了2.52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继续“多点开花”面向多家整车企业供应;主要为自家供货的比亚迪,在其整车产品销售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024年占比接近六成,而插混车型的装车电量往往低于纯电车骚货调教(双性,np道具,人兽,轮x…)-v文最新章节线上免费阅读 - 99有声小说型,电池增长则与其产品销量结构紧密挂钩。此消彼长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市占率差距再拉大至20.34%,2023年这一数字已连年缩小至15.9%。
“双雄”领跑稳固夺得国内动力电池接近七成的市场份额,头部效益依旧显著。但同时也意味着,留给二三线电池厂商分食的空间不足30%。
即便是闯入前三的中创新航,2024年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也仅为6.68%,位列其后的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市占率全部相加,也比不上比亚迪一家,甚至不及宁德时代的一半。
头部企业吃掉大部分“蛋糕”,也夺走了大部分利润,二三线厂商,在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中求生。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曾直言:“动力电池领域中,两强格局非常显著,除了市场份额以外,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更重要的是他们赚钱了,其他兄弟们各有各的优势,但目前也各有各的难处。”
“狼多肉少”,在有限的存量空间中寻求占位,中部、尾部动力电池厂商所面临的仍然是生存问题。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2023年增加4家。抛开两大巨头的挤压之外,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向后方厂商倾斜,二三线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中涌现出更多身影与其瓜分生存空间。
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5的企业中,吉利旗下极电新能源、耀宁新能源,广汽体系内的因湃电池成功登榜,凭借为自家车型配套开始上量。主机厂电池新势力入侵,车企自研布局的动力电池业务成效逐渐显现。
行业分层化加剧,头部企业的优势继续放大,尾部有着下有整车厂支撑的新厂商入侵。TWh时代,整合步伐加快。汽车行业“淘汰赛”开启后,动力电池行业也迈入一场严格的“优胜劣汰”。当低端的产能难以生存,电池厂商发力攻克固态电池、长续航电池、超充、耐高温低温等技术,通过优质产能来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整个行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争夺市场份额,而是生存机会。”杨红新预测,2025年仍是动力电池企业加速淘汰出清的阶段。
比汽车行业更加激烈的“价格战”
2024年,终端汽车市场迎来一场更激烈的“降价潮”,车企价格“拼刺刀”的同时,“价格战”也同步席卷至产业链上游。与TWh时代相伴而来的,是国内动力电池加速推进到0.3元/Wh阶段。
一方面,动力电池碳酸锂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从2023年初高峰时期的60万元/吨,跌至当年底的10万元/吨,在2024年上半年继续呈下滑趋势,年中节点一度徘徊在9万元/吨,国内动力电池加速推进到0.3元/Wh时代。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价格,已经触及到了很多电池企业的成本价。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行,让电池价格随之走低。这是根据产品成本降低所呈现出的正常价格波动。
另一方面,国内动力电池产量仍然高于装车量,供大于求,行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车企不放过任何一个降本的可能,并将压力尤其指向占据整车成本大头的电池。
在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且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为被更多整车厂选择,没有主动权的电池厂开始秉持“以价换量”的策略,和车企谈判,以价格优势来换取份额提升。这是车企为了抢夺市场,所主动做出的选择。
动力电池单价持续下探,营收下滑成为行业主基调,连行业龙头宁德时代都不例外,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收为2590.44亿元,同比下降12.09%。但原材料成本的降低却不足以弥补厂商主动让价的幅度,2024年裹挟在“价格战”中的动力电池企业,集中启动降本降价措施。
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基于产品和客户结构多样化,以及生产效率和供应链采购优势,头部企业的“断层”优势从量延伸至利,利润不降反增;而短期内无法追上竞争对手,却又不得不调低价格的二三线企业,只能在低毛利水平下奋力挣扎。
盈利水平走向“好过”与“难过”两端。在2024年半年报中,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毛利率维持在26.90%,而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二线厂商却仅维持在13%左右,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上半年净利润相加不及宁德时代净利润的两成,孚能科技还挣扎在亏损当中。
产能的出清与整合下,如何降本,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仍是关键。
在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看来,锂电池成本快速下降的周期应该过去了,未来在原材料成本没有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更多要依靠技术提升、工艺改善、产业链合作,深入挖掘降本的空间,应用场景也会进一步扩大。
2025年伊始,汽车行业“价格战”哨声已经吹响,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动力电池大概率也将继续维持较低的价格水平,且为了抢夺市场,或许将有更多厂商加大力度降价。而这对于那些游走在市场边缘的企业来说,将是更大的生存挑战。
海外“掘金”新战场
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陷入“阵痛期”,更多动力电池开启海外“掘金”。TWh时代的到来,离不开海外市场的支撑。
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33.7GWh,占总出口量的67.8%,同比增长5.0%。其中,蜂巢能源海外市场增速达到四位数,同比激增1018%;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同比增速也均维持在240%以上。
整体来看,虽然受关税贸易以及海外市场新能源市场的波动,动力电池“出海”增速较2023年的87.1%有所放缓,但中国厂商的优势在国际市场更加明显。
在动力电池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中,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虽能量密度没有后者高,但价格较便宜、安全性好,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主要技术路线。同时,在低价经济型电动汽车的新风潮下,磷酸铁锂电池也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逐步获得欧美车企的青睐。
2024年,磷酸铁锂电池海外市场增长明显,出口量达46.8GWh,同比增长17.3%,而三元锂电池出口同比出现负增长。
大众、Stellantis集团、奔驰、宝马在内的多家国际车企,都宣布下一代车型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LG新能源、三星SDI等海外头部电池生产商也纷纷开始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不过,目前磷酸铁锂市场仍由中国电池企业主宰。全球超90%磷酸铁锂电池的产能都来自中国。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预计,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统治地位。
尽管欧洲市场一直通过大额投资在电池技术上发力,渴望造出“欧洲的宁德时代”,减少对中国电池厂商的依赖。但目前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成本端来看,中企的优势都显而易见。
海外市场需要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多位动力电池厂商“一把手”都曾明确表示,海外市场将成为业务拓展的新方向。
更难得的是,在国内“价格战”持续挤压厂商利润空间的同时,动力电池出口业务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
多家电池上市公司2024半年报显示,海外动力电池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以宁德时代为例,2024上半年海外市场虽出现24.77%的营收下滑,但盈利能力依然不减,毛利率高达29.65%,高于国内市场约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16个百分点。
“走出去”尝到“甜头”的中国厂商,也在产能规划中重点向海外市场倾斜,深入当地建厂成为主流方式。
宁德时代当前150GWh产能扩建规划中,一半来自海外,包括欧洲匈牙利工厂和德国工厂,第三家欧洲工厂也已于年末敲定,落地西班牙;国轩高科美国芝加哥、密歇根、斯洛伐克等生产基地布局正在推进中,覆盖材料、电芯、Pack的海外十大基地布局初步形成。“出海”步伐加速,
不过,2024年中国电池企业出口增速放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欧美市场汽车电动化“踩刹车”对动力电池需求量带来的影响,海外市场似乎并不如预想中的如此庞大。“蜂拥出海”的背后,还需面临欧美地区新能源市场的变化,以及征收关税、法案等一系列严苛的政策法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向海外,也并非一片坦途。
2025年,是欧洲碳排放考核的新节点,对应电动化需达到30%,并且2030、2035年考核目标趋严,对应64%、100%电动化率。
海外市场的新机遇也在前方,想要将海外市场第二增长曲线做得更长,将持续考验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战略节奏与应变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