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ric
来源:IPO魔女
2025年1月10日,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哲睿”)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然而,早在2023年6月25日,思哲睿就已向上交所提科创板IPO注册申请,提交注册时间长达近一年半。公司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募集资金为20.29亿元。
思哲睿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冲刺IPO,报告期内,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3.6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尽管公司已实现产品两台销售,但从之后的预计中来看,公司的亏损情况仍在持续增长。另外,思哲睿也在风险因素中表示,“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公司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风险”和“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与此同时,虽然思哲睿的研发费用投入和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但交易所针对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的显著增长及合理性问题进行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新增研发人员的专业背景与研发项目进展的匹配性。尤其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思哲睿专利数量增长显著,但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仍有较大差距,且有超三成发明专利可能是以“突击”受让的方式取得。
IPO魔女还发现,思哲睿的三名独立董事均由思哲睿实控人杜志江提名,且与杜志江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不仅如此,在最新的注册稿中存在遗漏关联方未披露的情形。另外,思哲睿募投资金合理性遭交易所质疑,此次大规模投入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扩大公司产能,但其核心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如此提早的布局是否有必要呢?
01 业绩亏损超3亿,上市后恐无法实现盈利
2020年至2022年(报告期),思哲睿营业收入分别为66.31万元、103.89万元、5.94万元,三年累计收入不足200万元,与此同时,公司三年亏损分别为3228.89万元、6663.26万元、27066.93万元,三年累计亏损超3.6亿元。
招股书显示(注册稿),2023年1-3月,公司经审阅的营业收入为844.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03.05%,主要系康多机器人SR1000产品于2023年一季度实现了两台销售,分别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四川省泌尿外科医院完成了装机验收。
同时,公司在注册稿中预计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0.11亿元至0.13亿元,同比增长33392.23%至39481.7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亿元至-1.75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长37.90%至65.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亿元至-1.85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长77.91%至111.09%。
在这种业绩情况下,思哲睿选择并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五)项等规定的上市标准冲刺IPO: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不过,受到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第五套上市标准IPO过关的难度正逐渐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风险中,思哲睿也交代了“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公司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风险“和”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思哲睿称主要原因系公司自设立以来即从事手术机器人研发,该类项目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产品刚获批上市,尚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未形成产品销售。公司未来将继续进行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将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另外,公司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尚未实现盈利,公司现金流量主要依靠股权融资等筹资活动产生,如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
02研发专利数量远不及同行,产品恐难以商业化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2889.53万元、6062.97万元和 15381.91 万元 ;2019年至2021年研发费用项下职工薪酬金额分别为841.34万元、1,185.90万元、2,807.69万元,职工薪酬稳定增长主要系在研项目的研发数量、研发进程不断推进以及研发人员人数不断增长;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86人、165人及240人。
针对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的显著增长及合理性问题,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新增研发人员的专业背景与研发项目进展的匹配性。公司表示,薪酬增长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及薪酬水平的提升所致。此外,公司采取合作研发模式,高校主导微创手术机器人前沿技术的设计与开发,而公司主要负责工业设计、制造、企业标准的研究开发及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在招股书中,思哲睿将微创机器人-B、天智航-U、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思哲睿其及子公司共拥有16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3项。据天眼查数据,天智航-U、迈瑞医疗、联影医疗获得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46项、1847项、2309项,微创机器人(仅母公司)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1项。相比而言,可见思哲睿在发明专利数量上较同行业可比公司仍存在不小差距。
不仅如此,自从中信证券对思哲睿的辅导工作自2022年5月开始,招股书资料显示,仅仅过去两个月的时间,思哲睿集中受让了14项发明专利,约占发明专利总数的33%。值得注意的是,思哲睿有超三成发明专利可能是以“突击”受让的方式取得。
思哲睿预计2023年一季度实现设备销售收入。康多机器人SR1000产品已中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采购项目,中标单位为思哲睿经销商黑龙江耀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538万,品牌及规格型号为康多KD-SR-01。交易所要求思哲睿说明,本次中标产品是否配套部分耗材以及具体数量和价格;中标产品的出厂价格,结合思哲睿定价策略说明该出厂价格是否代表了思哲睿产品的定价范围、是否具有参考性。
值得注意的是,SR1000项目合计投入18264.30万元,全部研发阶段向前五大支付对象共支付3033.4万元;该项目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占累计投入的51.60%。主要原因包括人才引进的职工薪酬增加、研发样机的物料投入、多科室开展SR1000注册临床试验带来临床试验费显著增加。
另外,SR1000项目总投入的前五大支付对象金额占比较低、该项目研发支出较为分散,思哲睿回应称,”由于SR1000研发过程中,研发所用材料较为分散,需要结合不同的材料需求和标准选择不同的供应商,因此导致研发过程中研发支出较为分散。“
在产品商业化方面,思哲睿虽然拥有五条产品线,但目前只有一款产品上市销售,并且只适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同时,公司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其中部分项目于2021年立项,整体周期预计为5至6年,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扭亏为盈。目前,公司仅披露了2023年至2025年的资金需求预计情况。
根据公开资料,尽管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较传统微创手术具备明显优势,但截至2021年,中国市场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仅为0.7%。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2022年,直觉外科达芬奇机器人在多个项目中标,而国内品牌如微创、精锋等产品也在逐步获得市场认可,留给思哲睿的市场空间还会剩下多少呢?
03 关联方披露遗漏,募资扩产合理性存争议
截至2023年6月15日招股书签署日,思哲睿共有9名董事,其中包括3名独立董事,分别为王福胜、吴平川和尤波,其任职期限为2022年6月13日至2025年5月21日。这三名独立董事均由思哲睿实控人杜志江提名,且与杜志江同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根据招股书,杜志江毕业于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曾在哈工大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务,并兼任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及相关企业董事。独立董事王福胜毕业于哈工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为哈工大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吴平川和尤波则分别毕业于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和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项规定,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主要社会关系的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而思哲睿实控人与独董的同校背景是否影响其独立性,值得关注。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于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认定的相关规定》,公司将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及其密切关系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视为关联方。
思哲睿自然人股东孙玉宁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其担任董事兼总经理的江苏工大协同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工大协同)被认定为关联方。孙玉宁还担任苏州磅客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磅客策)董事,同时工大协同持有磅客策15%股份。此外,工大协同持有苏州博美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博美创)11.7076%的股份,而博美创又持有美科特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美科特)47.4101%的股份,孙玉宁自2022年起担任美科特董事。根据关联方认定规则,磅客策和美科特也应被视为关联方,但招股书(注册稿)中并未披露相关信息。
另外,此次IPO中思哲睿计划募资20.29亿元,分别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这四大项目计划投入资金分别为10亿元、3.27亿元、1.02亿元和6亿元。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手术机器人产业化项目”早在2021年年中已开始实施,主要用于建设哈尔滨新厂房,包括厂房、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等,预算1.6亿元,实际转固1.5亿元。此次募集的3.27亿元中,约2.2亿元用于装修工程及生产设备购置与安装。然而,思哲睿报告期末的机器设备原值仅为850.63万元,该大规模投2024年新澳门管家婆资料先锋入是否必要引发疑问。
根据招股书,思哲睿目前的手术机器人年产能已达100台,但尚未实现商业化生产与销售,仅有偶发性其他业务收入。在募投项目完成后,公司年产能将扩至300台。然而,在现有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大幅扩产,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存在争议。
上交所要求思哲睿结合发展战略,说明该项目的产能规划、生产环节及管理方式是否匹配当前发展阶段,并分析在建工程与募投项目的关系、具体用途及合理性。公司回应称,募投资金将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但需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募集资金的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未按计划投入或管理漏洞导致的风险。
尽管思哲睿对资金用途做出了解释,但由于其核心产品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加之当前市场竞争格局及资金投入方面不足,其扩产计划和募投项目的实际效果恐怕仍存在不确定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