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户外旅行的兴起,市场对便携储能电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宝新能”,创业板股票代码301327)以便携储能电源为核心主营产品,主打“电小二”和“Jackery”两大品牌,于2022年9月19日登陆创业板时,发行价曾一度高达237.50元/股。

然而好景不长,上市后仅一年多时间,华宝新能旋即遭遇滑铁卢,2023年经营业绩出现大变脸,净利润亏损高达-1.74亿元,其中仅第四季度的亏损了-1.12亿元;股价也随之一路狂奔而下,比起发行价缩水最大时曾超过-80%。

今年下半年,华宝新能的重要岗位又频传人员变动。自8月底,原财务总监孙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后,11月证券事务代表肖雅文又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此外还有外部监事孙慕华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去年亏损破亿的华宝新能,近三季度净利加速增长,重要岗位再传离职  第1张

华宝新能的经营近况如何?近期重要人员的频繁变动是否与此有关?侦碳家带着这些疑问,又仔细研究了华宝新能上市后各方面的表现,发现其经营业绩和股价在上市后都迅速出现了大幅下降。

一、2023业绩大幅逆转打破预期,净利润同比大减-160.63%

华宝新能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华宝新能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0%以上,2020年最高时达到234.38%;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在同年更高达547.22%。如此高的业绩增速,显然符合创业板对成长性的要求。

单位:亿元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营业收入

23.15

10.70

3.20

增长率

116.36%

234.38%

/

归母净利润

2.79

2.33

0.36

增长率

19.74%

547.22%

/

实践中,有相当数量的上市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在上市前后会展示出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的业绩表现,而且其中多数的改变往往是负面的。而华宝新能也在上市后业绩一改之前报告期内的快速增长趋势,反而迅速出现大幅倒退。2023年报显示,华宝新能的营业收入从32.03亿元下降到23.14亿元,同比减少-27.76%;同期归母净利润则从盈利2.87亿元变成亏损-1.7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160.63%,这甚至连近几年来净利润最低的2019年都不如。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单季的净利润亏损就高达-1.12亿元。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营业收入

23.14

32.03

增长率

-27.76%

/

归母净利润

-1.74

2.87

增长率

-160.63%

/

对于2023年的业绩滑铁卢,华宝新能给出的解释包括因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消费降级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给便携储能产品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众多企业的涌入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欧洲市场,由于天然气价格的回落和能源危机的常态化,储能产品库存不断攀升;在日本市场,消费者性能偏好的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因此,公司在欧洲、日本等主要市场的销量出现了下滑,产品成交单价也随之下跌。

毛利率是反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上市前,华宝新能曾持续拥有行业几乎最高的毛利率。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的2021年,华宝新能的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大约高出1/3。

上市后,华宝新能的毛利率在2023年也出现了约-5%的下降,不过依然在行业中占据较高地位,这反映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然较强。不过华宝新能的便携储能产品产品,非常依赖海外市场,上市前90%为其贡献了高达90%的营业收入,其中最重要的则美国和日本市场,比如这两者在2021年销售额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8%和35%。

由于华宝新能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其高毛利率又与上述特定海外市场已经高度绑定,而这些市场未来不确定性较大,其高毛利率未来可能难以持续。比如日本市场的消费者性能偏好在变化,2023年就已经导致华宝新能产品的销量的下滑和产品成交单价的下跌;而美国市场随着中美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贸易争端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并非空穴来风,对毛利率也有潜在的严重不利影响。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营业收入

23.14

32.03

增长率

-27.76%

/

营业成本

13.95

17.83

增长率

-21.76%

/

毛利率

39.71%

44.33%

虽然华宝新能毛利率较高,2023年的毛利因此接近10亿元,但其销售费用也同样居高不下,高达8.21亿元,虽然同比有-6.49%的小幅下降,但仍远逊于其同期销售收入的下降幅度-27.76%,这可能与华宝新能的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使用的销售渠道和方式有关。

此外,华宝新能同期的管理费用反而出现了58.99%的大幅增长,增长了接近1亿元,这对华宝新能当期净利润出现较大亏损也有重要影响。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营业收入

23.14

32.03

增长率

-27.76%

/

销售费用

8.21

8.78

增长率

-6.49%

/

管理费用

2.21

1.39

增长率

58.99%

/

另外,华宝新能的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且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大,这个问题在上市前的报告期内就一直存在,值得关注和重视。2023年,华宝新能的应收账款高达7.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还在增加,达到30.51%,超过了行业正常水平。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营业收入

23.14

32.03

增长率

-27.76%

/

应收账款

7.06

9.23

增长率

23.51%

/

应收账款占比营业收入

30.51%

28.82%

而且华宝新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在2023年大幅逆转-186.41%,净流出高达-1.02亿元,而去年同期却净流入1.19亿元。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02

1.19

增长率

-186.41%

/

好在华宝新能在IPO时实际募集资金高达58.29亿元,远超原计划募投资金6.76亿元的目标,超募资金高达49.18亿元。华宝新能甚至为此支付的发行费用就有2.34亿元,超过原计划募投资金的1/3。因此华宝新能手头的自由资金相对其经营规模来说非常充裕,利息收入不仅能覆盖利息支出,盈余部分在2023年还出现了80%的增长。因此即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净流出,资金链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至于紧张。

单位:亿元

2023年

2022年

财务费用

-0.63

-0.35

增长率

-80.28%

/

但是华宝新能在IPO时超募资金高达7.6倍,这固然与华宝新能在上市前的报告期内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有关,但这种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其实际发行价推高到237.5元/股,而华宝新能实控人等大股东,在招股书中的心理价格仅为30.61元/股,因此相当于实际发行价格也被推高了6.7倍。如此畸高的发型价格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是股价脱离业绩基本面,缺乏足够支撑,容易引发暴跌;其次也给包括实控人在内的大股东将来减持制造了障碍。

二、股价上市后开启暴跌,最高缩水-83%

当上市公司的利润持续增长,使得每股收益EPS提高,市场给予的估值也会提高,股价也能得到了相乘倍数的上涨,从而形成著名的戴维斯双击。因此华宝新能上市后如果能保持上市前的业绩高增速,其237.5元/股的畸高发行价格也能得以维持,甚至还能创出新高。

然而华宝新能的实际业绩表现却在2023年让人大跌眼镜,净利润不仅同比大跌-160.63%,还由盈利转为亏损且破亿,投资者原本期待的戴维斯双击结果却变成了戴维斯双杀。股价非但未能持续上升,反而在上市1个月后就开启了长达一年多持续下降,从最高286.50元/股下降到最低48.01元/股,缩水幅度最高超过-83%。

去年亏损破亿的华宝新能,近三季度净利加速增长,重要岗位再传离职  第2张

华宝新能的众多投资者,尤其是在IPO发行时就超募买入的高位站岗者,在股价持续大幅下跌中显然损失惨重,能壮士断腕及早割肉止损者除外。同时,包括其实控人在内的大股东如果想减持股份,未来也将因此面临不便。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如果新股上市半年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六个月期满时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那么实控人、控股股东等所持有的股票限售期自动延长六个月。同时证监会还规定,上述股东在解禁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能低于发行价。

侦碳家注意到,华宝新能在募投中提出要用1.27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自身却又在上市前突击大额分红1.35亿,让募投的合理性必要性无疑打了折扣。因此如果华宝新能的股价能维持在发行价那样的高位,按常理推测,大股东减持的动机预计会较为强烈;即便按最低时48.01元/股的价位,依然高于招股书中的心理价格30.61元/股50%以上。由此看来,超募带来的畸高的发行价格,不仅给华宝新能的投资者带来了亏损,也会给其大股东减持带来不便。

由于华宝新能上市后的业绩逆转的对比过于强烈,深交所也表示关注,为此还发出了问询函。

三、上市前后业绩表现差异巨大,2023年业绩不佳引来问询函

今年5月23日,华宝新能披露收到了深交所的问询函。深交所对华宝新能在2023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下降,以及净利润大幅由盈转亏表示关注,要求华宝新能按照产品类别、销售区域等分类说明收入减少的的具体情况,分析收入下滑的原因,补充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分析成效;并补充说明近3年市场占有率波动情况,是否存在下滑等情形。同时对比同行业主要公司,说明是否存在竞争能力不足导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补充说明拟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

除了要求华宝新能说明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深交所还要求华宝新能结合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减值等情况,量化说明净利润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并重点说明第四季度亏损金额占比较高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未及时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形,以及核期间是否就净利润波动风险进行充分披露,以前年度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利润等会计跨期情形。

2023年,华宝新能存货账面余额为6.11亿元,主要为库存商品、在途物资,其中境外存货账面余额为3.96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0.39 亿元。由于华宝新能的主要销售收入来自美国和日本这两大海外市场,海外仓库中存货的准确性对业绩的真实性也有较大影响,因此也受到深交所关注。深交所还要求华宝新能补充说明各类存货的主要仓储国家地点、库龄等主要信息,是否存在个别国家或地区库龄较长的情况,截至目前的实际销售情况,并补充说明相关存货是否由公司实际 管理控制。并结合产品售价、库龄、不用国家销售周期等说明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准确合理,并补充说明相关存货出现跌价迹象的具体时间,是否及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存在跨期的情形。

深交所还注意到华宝新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幅转为净流出的现象,要求结合业务模式、销售收款模式、采购付款模式以及存货政策等,量化分析连续多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对比同行业公司经营状况,说明是否存在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盈利质量是否显著低于同行业公司。

由于华宝新能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深交所还要求补充说明销 售费用主要支出情况,金额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销售费用率增加的主要策略安排,对比同行业主要公司说明销售费用率与经营模式和业绩规模是否匹配。

当然,深交所并未忽视对华宝新能募投项目进度的疑问。对于华宝新能3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5.49亿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98亿元,整体投资进度为36%的情况,要求分别说明3个项目是否存在进展缓慢的情形。而对于华宝新能超募的近5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现金理财,仅披露2.97亿元投资建设“全场景智能家庭光储绿电系统研发项目”的情况,也要求结合公司经营安排、业务布局及研发计划等,补充说明超募资金预计使用计划。

去年亏损破亿的华宝新能,近三季度净利加速增长,重要岗位再传离职  第3张

实际上,正是由于华宝新能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与上市前差别过于悬殊,深交所才会紧接着华宝新能披露2023年报而发出问询函,针对业绩的具体方面进行了精准发问,深交所问询的重点,可能也恰恰是损失惨重的投资心中不解的疑惑。

四、2024业绩同比显著改善,是否否极泰来待考验

今年以来,华宝新能的净利润表现出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连续三个季度都在持续上升,而且增速也在持续增长,显示出了一些复苏迹象。

单位:亿元

2024年三季度

2024年二季度

2024年一季度

归母净利润

0.87

0.44

0.29

增长率

97.73%

51.72%

/

从三季报来看,除了净利润大幅扭亏为盈,营业收入也出现了35%的同比增长,而且这种增长并非依靠以价换量等低质量方式取得,因为毛利率同比从39.37%增长到45.19%,已经略高于上市前的水平。

单位:亿元

2024年1-9月

2023年1-9月

营业收入

21.33

15.80

增长率

35.00%

/

营业成本

11.69

9.58

增长率

22.03%

/

毛利率

45.19%

39.37%

此外,华宝新能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从净流出3.45亿元改善为净流入3.64亿元,虽然同期销售费用依然较高且同比增长,但业绩表现总体来看已经瑕不掩瑜。

随着华宝新能三季报等披露,其股价也因为业绩表现等因素出现了一定反转,由50多元区间辗转上升到70多元,近期由于政策性因素严重影响,更是突破了80元大关,但和华宝新能的发行价格237.5元/股相比,差距依然很远。这也说明华宝新能的近期业绩表现虽有改善,但和投资者募投时的预期仍有较大差距,是否否极泰来,目标还不能下定论。

五、重要岗位频传人员离职引关注

深交所在今年5月份的问询函中,还提到原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吴世基和钟志源在2022年11月25日的离职,这个时间恰好华宝新能刚上市仅2个月。深交所要求华宝新能补充说明其离职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上市后不久即离职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是否对公司后续收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如果当时对以上人员离职的感触还不深,那么今年下半年,华宝新能的重要岗位又频传人员变动。自8月底,原财务总监孙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后,11月证券事务代表肖雅文又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此外还有外部监事孙慕华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如果将华宝新能上述重要岗位的人员变动前后联系起来看,无论是人员离职的数量还是频率,对于一家刚上市的公司来说,都已经有些脱离正常范畴了。在这些以个人原因的离职背后,是否也有企业该如何留住人的反思呢?无论是常说的以事业留人还是以待遇留人,都需要企业以经营业绩良好为前提,所以华宝新能后续的重要岗位人员变动,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其实际经营状况的一种真实体现。

上市即顶点的现象,在股票市场上确实存在的案例,尤其是在注册制实行后。华宝新能固然在今年前三季度同比明显改善了业绩,但能否恢复到上市前那样的高速增长,还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