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剧集创作正呈现一种深刻而有趣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创作者在表达"家国情怀"的宏大题材中,注重以小切口叙事凸显对个体"情感"乃至"情绪"的观照,而精品微短剧的创作者则正加快实现从"表达情绪"到"表达情感"再到"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

这是一场以剧集为媒介,长视频和短视频创作者在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上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双向奔赴。

大视野下的"小切口"

在"大视野"下寻找"小切口",成为各类题材影视剧创作不约而同的趋势。

比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者在传统的宏大叙事之外,注意开掘更丰富的故事线,呈现具体历史人物的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问苍茫》选取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创业、成长、寻路为主要表现内容,让年轻观众更容易在情感上与历史产生深度连接。《大道薪火》展现毛泽东在瑞金帮助村民徐阿婆整理房屋、指导种田能手进行春耕、在冬天下河抓鱼等生活情景,赋予领袖人物更多生活温度与情感厚度。《走向大西南》把西南服务团这一特殊的年轻群体作为重要叙事线,表现诸如西南服务团青年成员王步先一家等普通家庭的矛盾冲突、思想观念的变化,从社会生活入手切入革命历史叙事,进一步丰富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史学内涵。

李园园|小而美叙事为剧集创作注入活力  第1张

现实题材剧集的小切口叙事,则表现在对叙事环境的营造上。很多创作者跳出了以往创作习惯描摹地域特色不明显的大都市场景的思维定式,选择浓缩了生活和人情味且具有鲜明风格的小区域、小空间为叙事背景。比如《小巷人家》将故事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的一条小巷里。"小巷"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情感与记忆的交汇点,承载着黄玲和宋莹惺惺相惜的邻里情、孩子们从小一起玩闹的友情、父母和子女隽永而深沉的亲情。还有《去有风的地方》中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有风"小院,《春色寄情人》中颇具闽南文化特色的"宝藏"街巷,《微暗之火》中烟雨蒙蒙、白墙青瓦的江南小镇,很多故事都携带着独特的地缘美学密码,以接地气、风格化的生活空间串连起动人的烟火人间。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呈现,寻找其中有当代价值、有持续生命力的内容,是近年对经典IP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有益尝试。比如,《风起洛阳》里的婚礼桥段,参照古代书籍中府内宾客高唱迎亲、老妇人撒谷豆避三煞、两小童捧镜开路辟邪、唐婚女子却扇掩面等礼仪。《梦华录》斗茶的戏份细致刻画了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制茶工艺流程以及以茶为画的茶百戏。《唐朝诡事录之西行》里开启叙事线索的独孤信多面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剧中"斗宝大会"上出现的鸳鸯莲瓣纹金碗、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等,也都有实物参照,在细节处勾连起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

李园园|小而美叙事为剧集创作注入活力  第2张

小篇幅里的"精致美"

长剧集转变创作思路的同时,近两年不断涌现的精品微短剧则试图在小体量、小篇幅中探索新颖多样的"精致美"。在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和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很多创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探索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在吸引关注度的同时保持艺术性和思想性,逐步从低俗化、同质化向精品化、多样化迈进。追求深层的思想与文化之美。微短剧的兴起离不开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捕捉,而近两年,微短剧创作者逐步摆脱单纯追求"爽点""泪点"的浅层创作模式,在作品中有意识地融入长视频的思想内涵与审美基因,通过深层的意义表达引发观众认同。《重回永乐大典》《这世间如你所愿》《大力村超人》等微短剧,通过小故事讲述大情怀,用"轻表达"传递"深价值",诠释温暖朴素的家国情。

展示多姿多彩的融合之美。微短剧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同时保留了影视剧的基本属性。与传统影视剧相比,微短剧具有天然的互联网文化属性,更容易以新颖的形式、鲜活的内容、轻盈的风格展现千姿百态,赋能千行百业。微短剧市场上曾充斥着逆袭、复仇、虐恋等故事,而今年以来,文旅主题微短剧打开了微短剧作品的全新创作空间。《有种味道叫清溪》《我的归途有风》《滨海如梦令》《爱在炊烟袅袅时》等作品各具创意地将美食、美景、非遗、历史等地方性符号纳入叙事,描绘出五湖四海各美其美的"诗与远方",为微短剧与文旅产业的相互促进提供了新的路径。由此,在赋能经济发展的同时,微短剧正在丰富电视大屏、推动文化出海、集聚行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激发"艺术+技术"的探索之美。一些作品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内容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奇观化、未来感的美学风格。比如,AI微短剧《中国神话》的美术、视频、配音、配乐等环节全部由AI完成。其中既有嫦娥奔月的浪漫,也有夸父追日的震撼,既有绿草如茵的森林、层峦相叠的山峰等美丽风光,也有大地干旱、洪水泛滥等灾难场景。悬疑微短剧《柒两人生》采用虚拟拍摄+真人实拍的虚拟制片方案。比如暴雨中的城市景观、缆车面临坠落的画面、不同场景空间的快速转换等,都由LED虚拟影棚拍摄。这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还渲染出不输电影质感的画面效果。不止于此,一些微短剧创作者还加强开发竖屏对纵深空间的美学表达,打破"横屏即艺术、竖屏非专业"的刻板印象,打造竖屏艺术创作新的美学范式。如何将互动剧与微短剧结合,在投入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让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体验丰富有趣的互动故事,也正等待创作者在探索中重塑互动叙事的创新之美。

李园园|小而美叙事为剧集创作注入活力  第3张

让"小而美"之路越走越宽广

"小而美"成为长短剧集重要的发展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一方面,微短剧火爆出圈,影响了长视频的收视成绩。诸多长视频纷纷开始调整自己的叙事策略。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的引导下,主流媒体、视听平台、头部影视公司等"正规军"纷纷入场,为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引入更专业的视角、更先进的理念。

从受众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收视习惯朝着移动化、碎片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希望在有限时间内看到高质量的影视内容。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剧集创作聚焦视野、缩短篇幅,保证故事内容完整、制作水平在线的同时探索技术和艺术的创新,以"浓缩的精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当然,"小而美"中的"小",不是事小、琐碎,而是要求创作者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细节,或者是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深入地挖掘和展现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具体的、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故事和细节,进而让受众在关注个体故事的同时,认识到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从而引发对历史事件、社会问题、时代发展的深层思考。"小而美"中的"美"也不是使用高颜值的演员,制作精美昂贵的服装、道具,而是追求思想意蕴之"深"、表现形式之"新"、创作内容之"锐"、制作技术之"专",为剧集创作打开了更大的叙事空间,使其在小篇幅中呈现出更加丰盈饱满的状态。

李园园|小而美叙事为剧集创作注入活力  第4张

总之,"小而美"中有着深邃而广阔的历史与现实,有着细致独到的艺术追求,有着沁人心脾的情感力量。身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新兴创作和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今天,影视创作者应不断打破固有模式,更新创作思维,适应和引领观众欣赏需求的变化,以匠心独运、新颖别致的创作手法和形象刻画,让不同题材、类型、风格的作品共生互补、交相辉映,进一步推动中国影视创作繁荣发展。

  作者:李园园

文:李园园(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图:豆瓣 编辑:周敏娴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