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用水量持续激增,可用的淡水资源正在不断减少。水资源安全及可持续性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到底孰轻孰重?

近日,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布伦特·尤安·克洛西尔教授针对该问题在《植物研究》发表观点文章,提出“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地方,植被管理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克洛西尔指出,在地表有一些由植物和植被控制的关键的水分分配机制。对于自然降雨或人工灌溉水,会通过植物蒸腾耗水或根系输送到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库。根系水分吸收、植物体内维管液流及气孔调节的蒸腾作用是决定水分散失到大气或补给进入陆地水体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影响并不断改变着植被控制的水分分配过程。

然而,他表示,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植被管理方式和政策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性造成的影响要比气候变化的影响大得多。

克洛西尔团队关注了干旱区、农业区的水资源存储、利用和管理情况,特别强调水资源储备与管理在这些地区的重要性。干旱地区几乎覆盖了全球陆地面积的近一半;那里居住着近25亿人口,生产了世界上约45%的食物。

世界上大约70%的淡水被用于农业植物。人们为了生产粮食所消耗的水量已经超过了自然补给速度,大约15%的地下水提取量来自于短期内无法补充的水资源储备。克洛西尔认为,“这种过度提取导致水体盐度上升,逐渐降低了剩余水资源的可利用性。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上约50%的可耕地注定会受到盐度的影响。”

他指出,当前的用水和植被管理方式不足以确保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和植被管理实践的可持续性。比如,单纯地提高农场灌溉效率,并不能真正保护水资源储备。克洛西尔教授建议人类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深刻认知水文循环的复杂性及其连通性,更深入地了解水资源政策和植被管理实践之间的权衡和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知道,以往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实践中,水资源是如何被消耗的,重新回归到环境中水分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在克洛西尔看来,人类正面临着一个跨越更大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科学挑战:从田间到农场,再到整个流域乃至更广范围,并覆盖数十年的时间。

人类对水资源治理能力、效果关乎全球利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半要依赖于全球水循环的健康和功能。克洛西尔表示,要在2030年实现这些与水有关的目标,以及所有其他目标,需要对人们的土地、植被和水资源进行协调的和适应性的治理,以确保人们保留、维持和再生全球淡水循环的健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