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至上”的主题叙事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了。
作者|二毛
编辑|原野
01 告别
琼瑶的一生经历过4次自杀。
第一次自杀发生在童年。那一年,4岁的琼瑶因为战乱,跟随父母从湖南迁往重庆避难,慌乱中,她的孪生弟弟和小弟丢了,父母一时间万念俱灰,准备带她投河,混沌之际,母亲不忍年幼的琼瑶身消命陨,她捡回了一条命;
第二次自杀发生于青春期。那一年,数学考了20分的琼瑶拿着成绩通知单回家,被母亲嫌弃不如妹妹,于是在母亲沉睡以后,留下一句“一个破碎的我无法拼凑出一个完美的我,就让这个不够好的我消失吧!”,便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
再后来,琼瑶爱上了学校里比她大24岁的国文老师,学校里传得沸沸扬扬,不仅如此,那一年的高考琼瑶落榜了,被母亲大加指责,一时想不开,又吞了母亲的安眠药。
只不过每一次,母亲都将她救了回来。
事实上,在丈夫平鑫涛确诊失智症之前,她感动于朋友殉情自杀的经历,一度央求丈夫选择一个日子,两个人相约赴死。丈夫比她大11岁,拒绝了她这个请求,“人就应该自然死亡”,他说。
第四次就是现在了,不过这一次,她“成功”了。
12月4日,媒体报道称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轻生离世,终年86岁。
人们震惊于她的溘然长逝,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却表达了最大程度的谅解。——她早就说过了。
几年前,就“是否给丈夫插鼻胃管”的问题,琼瑶与她的继子女们在网络上展开一场舆论攻讦战。在那场夹杂着陈旧情债的风波里,双方各执一词,只是围观群众透过这场骂战,了解了琼瑶对死亡方式的选择:“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着意义重大!”
所以,当生命来到终点,不想被病痛折磨的琼瑶,选择亲自结束这种痛苦。故事最终按照她曾经设计的那样,跟观众挥手告别。
02 不合时宜
存在于琼瑶身上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
王宝钏寒窑挖野菜18载,终于等来薛平贵王者归来,于是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她被反复歌颂。琼瑶苦守空闺13年后,也终于等来那个已婚男人与她喜结连理的交代,于是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她也曾被反复咀嚼。
只不过这两个故事走向完全不同的女人如今都有了同一个特征:不合时宜。“爱情至上”的主题叙事在这个时代已经过时了。
琼瑶说:爱情在我生命中,一直都是我的主宰。
在琼瑶的作品中,时代、阶级、伦理、道德、家族恩怨等等因素,都是她爱情主题的幕布,只为衬托主角们热烈的轰轰烈烈而存在。比如:《婉君》讲述的事三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的故事;《烟雨濛濛》中,两个姐妹爱上同一个男人;《新月格格》中畸形的“父女恋”至今还在被观众诟病……
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往往只能在男性给与的爱情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是琼瑶小说里常有的对话。
而她小说的情节,又多来自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窗外》的原型,就是年少时那段未遂的师生恋,紫菱的角色设计,来自于长期生活在妹妹光环下的琼瑶本人,《庭院深深》又是自己与第二任丈夫之间的爱情纠葛。
图:《窗外》剧照
如果你曾翻阅过琼瑶的Facebook,对于这一点的认知也许会更加清晰:在丈夫确诊失智症后,琼瑶希望他仍可以每天对自己说一句情话,在那场与继子女们的风波中,一条“您每次总要追问父亲爱不爱您”的指摘,将琼瑶推向了风口浪尖。
稿如其人,知行合一,琼瑶展现出了对自己绝对的诚实。但时代已经变了,她所信奉的爱情至上,更早地被当代人抛于身后。
03 改变
影视作品从来都是反映时代风向的最佳参照物。我们来看:
1990年,琼瑶联合湖南卫视拍摄推出《六个梦》系列第一单元电视剧《婉君》,这个系列的合拍电视剧一经播出,立马称霸当时的电视剧市场,小婉君的扮演者金铭成为了当时最红的童星;
1998年-1999年,她又主导创作拍摄《还珠格格1》、《还珠格格2》,成就了当时湖南台的收视奇迹,该剧第一部全国平均收视率47%,最高62.8%;第二部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54%,最高65.95%,主演们赵薇、林心如、周杰、范冰冰等人的名气瞬间高涨,成为最炽手可热的明星;
2001年,琼瑶又将《烟雨濛濛》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情深深雨濛濛》,该剧创下了韩国中文引进剧最高的收视率。
但时间到了2006年,局势开始出现转变:
那一年,琼瑶推出了《又见一帘幽梦》,节目播出后,略显狗血的剧情和台词受到了观众的质疑,此时颓势已经显现;到了2011年,推出翻拍剧《新还珠格格》也扑街。
2012年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琼瑶的套路式剧情安排让电视剧饱受质疑,收视率降到同时段的第六名,在台湾地区,该剧收视率仅为0.50点,未能进入收视榜单,豆瓣评分未及格,如今更是作为演员们的黑历史在网上流传。
收视率与口碑双双跌倒,琼瑶再不复往日的神话。
另一边,我们再来看一下今年引起热烈讨论和关注的影视作品:
从年初的《热辣滚烫》,年中的《玫瑰的故事》,再到后来《出走的决心》,《女人的世界》,以及最近大热的《好东西》,这些影视作品在题材、类别、主题等方面横跨多个领域,但它们相同的地方在于,女性是其中绝对的主角,以及——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依靠和意义。
时代已经走向一个与琼瑶过去习惯的叙事相反的方向,走入了她的老对手亦舒的叙事节奏了,在那个宇宙,女性靠自己努力奋斗才是根本。
变化同样映射在消费市场。以女装市场为例,琼瑶剧大火的年代,淑女屋、阿依莲正在大杀四方。它的特征包括粉色、浅蓝色、荷叶边、小碎花、蝴蝶结,甚至内部要求每件衣服必须集齐5种以上女性喜欢的这些元素——一如“琼女郎”传递的乖巧之感。
图:《情深深雨濛濛》剧照
如今的女装品牌却基本成为运动时尚风的天下。Lululemon让女孩们敢于穿着瑜伽裤上街,将身材展露无遗。在一线城市,高跟鞋基本被沦为时代弃物,在优雅与舒适之间,大家默契地选择了后者。
因为优雅是给别人看的,而舒适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04 智者不入爱河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2024年,一所重点大学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提到,自己一直给学生上心理健康的选修课,会提前调研学生们对什么话题感兴趣。她发现,大约是三年前开始,她的学生对恋爱话题不感兴趣了。他们甚至会问:“我能不谈恋爱吗?”
2021 年,中国人民大学有项研究调查了全国22个省份、共9775个大学生的婚育观,发现超过四成的大学生都没有恋爱的打算 ,其中,女生的恋爱意愿相对更低,有恋爱打算的比例只有54.42%,低于男生的56.88%。
年轻人群体中,还相信恋爱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大学生们,是现在的异类。一些不谈爱情的年轻人,甚至把“恋爱脑”当成一种“当代绝症”在看待。“智者不入爱河”更是作为流行金句在短视频平台疯狂传播。
知乎上,一个“你是因为什么不谈恋爱”的问题下,网友们提供了近5000条回答,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没有时间和精力。
这一切都有迹可循。2019年,一项中国人时间利用调查报告显示,某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每天工作10小时,通勤时间接近2小时。仅仅是这两项,就占去了他们一半的时间,在搞钱面前,爱情被迫让路了。
另一个关于爱情的数据证明便是结婚率了。
据《2021中国民政统计年鉴》,自2013年达到顶峰的 9.9‰后,国内的初婚率就一路走低,至2021年结婚率已连续八年下降,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去年下降了16.57%,创近40年来的新低。
关于爱情的数据透着悲观,人们谈论爱情时又难免带着计算与鄙夷。似乎它也跟琼瑶剧一样,成为上个时代的遗物。
05 琼瑶不是“琼瑶”
琼瑶的爱情信仰过时了,但琼瑶本人却没有。
琼瑶的人生剧本起初并不算顺利,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矛盾藏匿在那3次未遂的自杀里,战乱、漂泊、父母的不认可、离异、独自带娃,被舆论攻击……但她还是撕出了一条口:
在所有造星神话的标签中(琼女郎、谋女郎、冯女郎、晶女郎、岩女郎,伦女郎),琼瑶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在出版界和影视界游走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她捧红了近百位明星,赚得了上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的两段婚姻中,琼瑶始终掌握着经济话语权。
这本就是独立女性的剧本。
可是琼瑶身上带有着一种拧巴,正如她的作品一样:很多时候,她通过对女性苦难经历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男权制对于女性的物化,但另一方面,这些女性又被琼瑶禁锢在“贤妻良母”的牢笼里,一番任劳任怨的自我牺牲后,以换取大团圆的美满。
她本人也是如此,她的人生是“亦舒女主”般独立的存在,可她仍然逃不开用“琼瑶”的罩子将自己约束起来。
站在个人角度,她几乎拥有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一切:事业、荣誉、地位、财富,关怀,以及那个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爱情。
在公众视角里,她与丈夫的过往是一段无法抹灭的黑历史,但在一段友人的记录中,她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幸福:
琼瑶夫妇一起吃饭,平鑫涛给她夹了每一道菜,一顿饭吃下来,琼瑶没有自己夹过菜。后来她们在饭店里打电动游戏,琼瑶玩得挺带劲,平鑫涛马上买了4台一人高的街机放在她家;琼瑶喜欢打保龄球,平鑫涛就给她在家盖了保龄球馆;她还发现可园那座古色古香的凉亭上安着纱门,原因是丈夫怕妻子在里头写稿挨蚊子咬。十几年后,《还珠格格》的剧组来做宣传,赶上周杰失恋,琼瑶在书房陪他聊到凌晨两三点。周杰坐在地毯上要烟抽,琼瑶点了头,平鑫涛半夜下楼去买;再十几年后,演员张睿到这里宣传新专辑,琼瑶留他在家吃晚饭。桌上有平鑫涛亲自炖的牛肉和卤了几个小时的蛋。张睿坐在琼瑶身边,不知道说什么好,把菜一道一道拍下来,存到硬盘里。平鑫涛还在写作的间隙陪她旅行,游遍了世界;给她的情书从年轻一直写到老,七八十岁了,写卡片还要叫她“亲爱的老婆”。他们都是外省人,都在贫穷里度过青春。哪怕在取得经济自由之后,他仍鼓励她写作,共创事业。琼瑶的才华在丈夫这里是不允许被浪费的。他一直照顾她,让琼瑶的幸福保持在稳定状态。——GQ报道
琼瑶的女主角们大多凄凄惨惨戚戚,但她本人是体面的,她总是保持一个精致又优雅的妆容接待到访的客人,不曾有一丝倦怠。
琼瑶又是坚韧的,76岁那年,她还能举起战旗攻向抄袭的于正,并且赢得了胜利,与其说她信仰爱情,不如说她信仰自己——凡是自己想要的,该得的,她都会想办法得到。
甚至连最终离开的方式,她也如愿以偿。在经历过平鑫涛最后岁月的煎熬,她决意捍卫自己的“善终权”,要以体面的方式,翩然离去。
就这样吧,斯人已逝,那些围绕着她的争议与热爱也终将散去,观众也会慢慢离场,她从不标榜自己是艺术家,只说自己是个卖辛苦的商人,但她留给时代的,也注定会被历史记住。
“那些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那个我,那个我,始终追寻着日出和日落......”。
头图来源|AI制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