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以“短、平、快、爽”为特点的微短剧在成为“电子榨菜”的同时,也不时在监管之下阵发性的主动收敛锋芒。

但无论如何,2023年已达373.9亿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000亿,这样的一个新兴文化现象,很难“闷声发大财”。

01

微短剧之都到底是哪?

冠名这种事情,是很多城市的“迷之追求”。

吃货们公认的“碳水之都”西安和官方规划中的“设计之都”郑州,今年都在动辄百亿的市场规模之下,选择了将自己打造成“短剧之都”和“微短剧之都”。

这样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

据泛娱乐基础数据服务提供商DataEye发布的短剧百强承制榜显示,2024上半年TOP100的微短剧制作公司中,西安占比22%,排名全国第一,金华(横店所在地)和郑州紧跟其后,分别占比14%。

到底谁才是“微短剧之都”?  第1张

能成为新行业的前三名,成为政策的关注对象也就顺理成章。

今年9月23日,在“丝路繁星”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公布了《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中包含两年内推出200部以上在国内主要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培育15家以上微短剧行业领军企业。

10月,《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发布,致力于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据媒体报道,在郑州近600家具有影视拍摄资质的文化传媒公司中,以拍摄微短剧为主的公司占到了一半以上。交通便利、人力等各方面成本可控,在服化道、灯光等方面具备相当的人才储备,都是郑州得以在短视频赛道上“占尽先机”的必要条件。

而相比之下,古城西安则一直和影视、视频行业有着极高的关联。传统电影时代,西安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红高粱》就成为中国电影“出海”的先行者。微短剧大火之后,演员市场成熟,拍摄道具、场景多样等方面的因素都对西安“短剧之都”的打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无论是郑州还是西安,在新产业蓬勃兴起的当下走在第一梯队,是妥妥的“早鸟”,为更多城市的未来规划提供了明确的示范意义。

02

是产品不是作品

“40万投入翻1000倍”“随随便便充值过亿”近几年微短剧的创富神话一度让从业者和资本都摩拳擦掌。

但暴利似乎真的只是“神话”。利润的日趋透明和行业竞争,大大压缩了微短剧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期待更高产出,除了剧集本身质量,还离不开“投流”。这也让微短剧的属性离“产品”更近而逐渐远离了“作品”的范畴。

降本增效压力之下,微短剧制作的各个环节目前已进入标准化的规范流程。“走量”是性价比之选,也能让制作公司通过更多的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思路。

到底谁才是“微短剧之都”?  第2张

今年以来“战神”“逆袭”“霸总”等主题已轮流“霸屏”,而被业内人士笑称为“一月一小变,三月一大变”的行业风向,更是难以预测。题材雷同的局面一方面是从业者聚集效应的产出结果,另一方面也极大影响着整个行业的面貌,对从业者来说,摆脱题材束缚是当下最急迫的发展瓶颈。

03

监管更严格怎样影响行业

无论是否是微短剧的目标客群,一定都对行业的“乱象”有所耳闻。

今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明确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根据投资额度,微短剧分为三类:100万元以上的“重点微短剧”由国家广电总局管理;30万~100万元的“普通微短剧”归省级广电部门管理;30万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剧”由平台履行内容管理职责。

从投资额调控微短剧品质的这一新规,有助于过滤低质内容,提升微短剧门槛。除此以外,针对某一题材的特殊“照顾”,也在成为监管部门不断深入行业的佐证。

11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霸道总裁”微短剧的管理提示强调,要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

广电总局对“霸总”类微短剧亮出规范之剑,并非意在限制微短剧行业的发展。去“狗血”的目的,最终是助力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监管更严格,背后不是行业封锁而是行业规范,减少不良竞争。

监管的加强将推动微短剧行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使其从新兴的、混乱的业态逐步走向成熟、规范、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校对 | 李立军

主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