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探讨养-育之间的矛盾,福山雅治饰演的父亲象征着成功与名望,而另一位父亲则代表温情与自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价值在影片中碰撞,促使观众思考亲情的本质与社会阶层对成长与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图为《如父如子》剧照
是枝裕和的电影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类情感的深度,并通过细腻的影像表达展现了这一深度的丰富性。图为《小偷家族》剧照
许多中国观众最近在影院看到《如父如子》时或许会感到惊讶:这竟然是该片首次正式在中国院线上映(尽管它此前曾在电影节上展映)。这无意间成为一次契机,让更多观众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导演以平凡日常为核心的创作风格及其背后蕴藏的深邃情感和人文关怀。
谈及是枝裕和,人们眼前往往浮现出那种静谧、平和、几乎带有禅意的电影风格。从《幻之光》初执导筒以来,是枝裕和积累了将近20部独立执导的影片。熟悉他作品的观众也许会感受到,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每一个细小的日常片段似乎都被赋予了某种厚重的存在感,每一秒都是等待被拾起的、精心安排的“沉思”。不过,在这种沉静的表面之下,他的影像却往往蕴藏着一种微妙的张力,反映着现实生活厚重与平静内心情感之间的无声对抗。
是枝裕和的创作与他童年的生活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生于东京练马区,那是一个经济落后、与东京中心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的郊区。是枝裕和的家庭住在老旧的日式平房里,生活环境并不优越。父亲和祖父曾在中国台湾工作多年,依照政策回到日本时,已经错过了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机遇。家庭背景使得是枝裕和从小就对社会阶层和生活环境有着独特的视角,并且对东京以外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电影中的视角呈现。影片中的普通人和被社会遗忘的群体,与他童年对周遭生活的观察紧密相连。无论是那些逼仄的团地公寓,还是简陋的日式住宅,都是作品中常见的场景。这种环境不仅成为了他镜头下重要的视觉符号,也成为他对社会弱势群体表达关怀的内在动力。底层视角的情感根源,正是他早年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与记忆。
日常叙事的情感张力
是枝裕和的电影大多从家庭入手,透过那些普通、看似琐碎的日常来反映更为深刻的社会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未曾言说的矛盾,成为他构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线索。它与一般性的家庭伦理剧之间的区别在于,通过日常的描绘,让观众得以窥见其中的裂缝,感受到角色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
在早期的影片《步履不停》中,观众被带入一个被逝去之人的阴影所笼罩的家庭。影片的情节并没有剧烈的情感冲突或戏剧性的转折,反而像一幅生活的素描:年老的父母失去长子的伤痛,以及与依然活着的子女之间的隔膜,这些日常家庭场景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显得既具体又模糊。父亲是一位退休的医生,母亲则是传统的家庭主妇。他们的家庭生活看似平静,却被逝去的长子的阴影所笼罩。每一次提到这个家庭成员,情感的疏离与积压便逐渐显现。通过母亲为逝去的长子保留的遗物、父亲不轻易透露的内心伤感,以及次子在家庭责任与自我独立之间的挣扎,是枝裕和细腻地展示了一个家庭在丧失亲人的创痛中,如何用沉默与日常去抹平裂痕,同时也揭示了这些裂痕的不可愈合性。
这种沉默中的裂痕同样出现在《如父如子》中,但这次是通过两个不同家庭的碰撞而显现。故事讲述两个家庭在得知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被抱错后,面临的是要交换回自己的亲生孩子,还是继续抚养自己养育多年的孩子。影片并未在道德上直接指引观众,而是通过两位父亲的不同选择揭示了表达父爱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福山雅治饰演的父亲是一个事业成功的企业家,认为成功的人生等同于拥有名望、财富与严格的家庭教育;而另一位父亲则是一个温情且充满生活趣味的普通电器店主,他的教育方式宽松、自由。两位父亲面对“亲生”与“养育”这一两难选择时,内心的摇摆与痛苦被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而渐次展开。这种“底层的冲突”既是现实问题的缩影,也是情感价值的深层思考。两位父亲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他们对亲情的理解与选择也不尽相同,而观众则在这种细腻的描绘中被推向情感的十字路口,去思考亲情、责任与身份认同的复杂关系。
时间的凝视与“不言明”的叙事
是枝裕和的创作轻叙事而重情感,而且还通过对时间的凝视邀请观众进入沉思状态。在他的电影中,时间不再仅仅是情节推进的工具,而成为被探索的对象。这种对时间的执着与他的纪实性风格密切相关。他擅用长镜头、固定镜头来展现人物的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对话。时间在这种视觉表达中被延展、拉长,仿佛角色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被放大,变得更为沉重和具象。
《无人知晓》可视作是枝裕和对时间凝视的一次实验。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一位母亲将她的四个孩子留在公寓后消失,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依靠自己生活。故事被是枝裕和处理得异常冷静与克制。观众看到的不是直接的悲剧性描绘,而是孩子们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逐渐面临的生存危机。从母亲最初的短暂出现到她彻底消失,影片通过孩子们慢慢消耗的生活物资和逐渐消沉的精神状态来揭示母亲缺席对他们如逐渐窒息般的影响。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时间仿佛被拉伸,日常中的每一件琐事都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影片后半段,孩子们逐渐适应母亲的缺席,他们的生活则开始陷入困境。但困境并没有通过戏剧性的冲突来展现,而是通过时间的缓慢流逝与人物的疲惫感让观众感受到其内心的重量。
这一对时间的延展在《距离》中也有着独特的体现。影片以一群人前往纪念他们因极端行为自杀的家属为开端。在影片的行进中,观众逐渐了解到他们与极端事件的复杂关系。是枝裕和通过极度缓慢的节奏,让观众与这些角色一起经历这一追忆与反思的旅程。这种用时间塑造人物内心的手法,使得影片中的情感变得尤为深刻和真挚。人物的内心挣扎与时间的流动紧密结合,让观众在观看中不自觉地沉浸在一种思想与情感的对话中。
《如父如子》同样在时间的节奏上展现了是枝裕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影片中,时间仿佛是流动又停滞的,两个家庭在面对孩子被抱错的事实后,进入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调整期。这种时间的延展既是情感的积累过程,也是对观众心理预期的逐步构建。影片通过精心控制的缓慢节奏,将家庭成员之间的每一次互动细致化,正是在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情境中,影片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深层冲突与渐次变化,逐步揭示其复杂的心理结构与情感历程。通过时间的推移,父亲们的观念逐渐被动摇,时间本身仿佛成为了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亲情和家庭的理解。
对时间的凝滞,使是枝裕和获得了在电影中营造更多意义的空间。因此我们常能发现,他的电影往往依赖于“空白”的力量,并利用沉默、空镜头和不言明的细节来推动叙事。这种留白既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手法,也是对他所推崇的生活哲学的深刻体现——在他的创作谈中曾经提及,人生的困惑、痛苦、欢乐并非都可以或应当直接表达,很多时候,那些未说出口的话语反而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正是在这种沉默与不言中,得以使观众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抑与情感的张力。这种情感的克制与留白,反而使得影片能够留给观众更为深远的思考空间。
“在地性”与“国际性”
是枝裕和的影像中,有着一种类似俳句的节奏感和诗意。在他的电影中,季节的变换、自然的元素常常与人物的情感息息相关,仿佛世界的变化与人的内心波动互为映照。雨雪、落叶、微风,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构成了电影的视觉符号,还成为了人物情感的隐喻。在这种诗意化的影像表达中,是枝裕和所追求的是“意境”的营造,并使得是枝裕和的电影带有强烈的哲学性、东方性,且包藏着对生命、时间、记忆等深刻命题的思考。这种思考是沉静的、内敛的,仿佛要通过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琐碎来慢慢呈现。这种方法论深深植根于日本的物哀与侘寂美学当中,使得他的电影从视觉、氛围到主题,均带有鲜明的日本文化印记,具有强烈的在地性。
不过,这一在地性透过普遍的平民视角而跨越了国境,成为一种跨文化表达,使他的影片既具在地性又富有国际性。他用影像驻留普通人的苦乐哀愁,使全球观众产生了共鸣。即通过表现民族文化来向世界观众营造日本的民俗奇观的同时,着重于以个人命运的普遍性来展现与凝聚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经验。例如,《如父如子》探讨的养-育之间的矛盾,福山雅治饰演的父亲象征着成功与名望,而另一位父亲则代表温情与自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价值在影片中碰撞,促使观众思考亲情的本质与社会阶层对成长与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这种平民视角赋予了影片一种极为真实的质感,让无论处于何地的观众,都得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击。
是枝裕和的电影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人类情感的深度,并通过细腻的影像表达展现了这一深度的丰富性。在这种静默与内敛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无言的力量,一种能够穿越文化、历史与国界的情感共鸣。他的电影不仅仅是对个体命运的书写,更是对社会现实与历史进程的沉思与回应。正如他所言,“电影不是用来审判人的,导演也不是法官。”在他的镜头下,观众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在静默中,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单一的情感,而是深刻的、持续的思索。这种静默,正是是枝裕和电影的力量所在,也是他的作品能够深刻打动观众内心、跨越文化与语言障碍的关键所在。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郑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