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刘媛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韩雯]韩联社9日报道称,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当天发起查明此次戒严事件真相的“尹锡悦内乱特检法”和针对第一夫人的“金建希特检法”。同一天,韩国法务部对总统尹锡悦采取禁止出境措施。韩联社称,现任总统被禁止出境的情况极为罕见。另据报道,因为韩国国会7日未通过总统弹劾动议案,共同民主党8日表示将再次发起弹劾案,并计划于14日进行表决。

“罕见”!韩国法务部对尹锡悦采取禁止出境措施,韩最大在野党要立案调查总统夫妇  第1张

  最大在野党要立案调查总统夫妇

  共同民主党9日发起旨在任命独立检察官调查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违法性的法案。据韩联社报道,共同民主党国会政策首席副代表金容民和同党籍的法制司法委员会干事金胜源当天提交了“关于尹锡悦12·3内乱事件的特检法”(《关于任命独立检察官查明尹锡悦12·3内乱事件真相的法案》)。该法案内容包括调查与紧急戒严事件相关的一切疑点,独立检察官由法院行政处处长、大韩律师协会会长、韩国法学教授协会会长各推荐一人,但最终须由总统任命其中一人。

  此外,共同民主党当天还发起针对第一夫人的“金建希特检法”(《关于任命独立检察官查明第一夫人金建希操纵股价案真相的法案》)。该法案曾在国会全体会议上三次获得通过,但均被尹锡悦否决,并在国会重新表决中遭否决而作废。共同民主党计划分别于12日和14日在国会对“金建希特检法”和“尹锡悦内乱特检法”进行表决。

  报道称,共同民主党还将在10日举行的国会全体会议上弹劾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和警察厅厅长赵志浩,并在12日举行的国会临时会议首次全会上对这些弹劾案进行投票表决。

    30分钟后,批了

  据韩联社9日报道,韩国法务部对总统尹锡悦采取禁止出境措施。报道称,现任总统被禁止出境极为罕见。

  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9日下午向法务部提请禁止尹锡悦出境,而法务部仅在30分钟后予以批准。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本部本部长裵祥业表示,法务部通常只会确认侦查机构提出的禁止出境申请是否满足形式上的条件后就会予以批准。另外,公调处处长吴东运当天也在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公调处正在考虑向法务部申请针对尹锡悦夫人金建希采取禁止出境措施的方案。

  此前一天,韩国检方紧急拘留了被视为紧急戒严事态主要人物之一的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并没收其手机。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认为,金龙显被指控的内乱嫌疑属于刑法上可判处死刑的重罪,且金龙显可能与有关人员串供并销毁证据,因此符合紧急拘留的要件。金龙显日前退出通信软件“电报”的用户登录后,又重新加入,此举被指可能是为销毁证据。调查本部将对没收的手机进行数字取证后,找回通信软件的聊天记录。报道透露,金龙显是尹锡悦的高中学长,他此次建议尹锡悦实施戒严。调查本部成立后发现各方证词互不相同,本部认为应首先获取金龙显的供述,因此要求其早日到案。金龙显目前已被移送至首尔东部看守所。 

    第二次弹劾案即将表决

  据韩国多家媒体报道,共同民主党国会发言人姜由桢8日介绍称,该党将继续按照“周四12日(呈报国会)—周六14日(进行表决)”的模式推进弹劾尹锡悦。此前一天,因参加弹劾总统尹锡悦动议案投票的议员人数不足,该动议案未获通过。

  韩联社9日表示,共同民主党认为,随着对尹锡悦涉嫌内乱罪的调查加速推进,弹劾案通过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共同民主党还加大了对7日未参与弹劾案表决的国民力量党议员的施压力度。共同民主党最高委员会委员朱哲铉表示,国民力量党议员应立即与主导内乱的势力划清界限,回归到国民身边。“如果难以投出弹劾赞成票,那就辞去议员职务,以避免成为历史罪人,至少还能保持一点良知”。除了上述攻势以外,共同民主党还动用各种方法,旨在揭露尹锡悦的司法处理问题及紧急戒严的违宪与违法真相。

  除了在野党努力促使尹锡悦下台,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也在研究尹锡悦下台后的局面。国民力量党9日就尹锡悦辞职的具体时机和方式等“下台路线图”展开长时间的激烈讨论。国民力量党计划通过当天成立的“政局稳定化特别工作组”在本周内得出结果。不过执政党内部对此仍存在分歧,因此能否尽快得出结论仍不确定。在当天的会议上,围绕“有序下台”这一前提,存在“提前下台”还是“缩短任期修宪”两种主张。报道称,近期执政党内的“亲韩东勋派”开始提出尹锡悦应该尽早下台的主张,这一主张与“亲尹锡悦派”相左,后者倾向于通过修宪缩短总统任期。

  韩联社表示,“亲尹派”与中坚力量主导了党内的主流意见,他们普遍支持通过修宪缩短总统任期等方案来推动总统下台,因此预计尹锡悦的下台时间将在后年地方选举或之后。由于韩国检方已经迅速展开相关调查,加上在野党的弹劾压力日益增大,国民力量党必须在14日第二次弹劾案表决前提出具体的下台时间表。如果本月14日进行第二次弹劾案表决,执政党将如何应对,目前仍是未知数。

点击进入专题:韩国“紧急戒严”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