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5日消息(颜翊)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2024中国信息通信大会暨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在成都举办。本届大会以“科技领航创新,产业共筑未来”为主题,着力打造中国通信2024年重点学术会议,聚焦前沿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助推产业合作,为信息通信领域注入新动能。
在大会同期的6G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认为,6G时代,通信能力、感知能力将融合共生,而通感融合在某些场景下,通信和感知能力难以同时兼顾,因此需要对通感融合理论进行创新,寻求两者之间的性能平衡和协同发展。
尹浩在讨论感知协同通信理论时指出,感知能力能够获得先验信息,从而协同提升通信性能,但也会挤占通信资源,因此需找出通感资源最优占比。根据性能分析,毫米波频段感知协同通信存在性能提升区间,最优时间占比取决于多用户通感可达能力差异,而太赫兹频段感知协同通信最优感知带宽取决于用户终端移动性。
在技术层面上,当前通感融合体系架构演进采用“自下而上”方式,这种反复外挂式“堆砌”到网络上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因此需面向信息服务全过程,扩展范畴和要素、进行跨层跨域设计,实现能力与架构深度耦合。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阶段演进网络架构:一是通感分立+边缘计算;二是通感共享+云边计算协同;三是通感协同+云边算业一体。
从融合空口技术方面看,现行5G波形基于OFDM信号,基于现有通信参考信号感知实现简单,与现有通信系统兼容良好,但不同频率信号叠加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子载波严格正交,对频偏敏感难适配高速运动。
基于新兴OTFS波形进行感知时,较OFDM易应对多普勒效应,对高速移动物体感知性能好,还可沿用OFDM循环前缀设计,具有OFDM抗多径衰落强的优点,但其新增模块为二维计算,计算复杂度增高。
在通信系统里引入LFM雷达信号进行感知,具有带宽利用率高的特点,不过相比于OFDM信号,LFM新增模块需进行脉冲压缩,硬件复杂度增高。此外,还可通过研究多天线MIMO实现空域通感性能。
从算力技术方面看,在网络全面智能化和业务一体需求驱动下,无线接入网将从集中化、协作化、绿色化(C-RAN),迈向云化、智能、开放(无线云网络),最后演进为通感算融合共生的泛在AI网络。此外,还可考虑单基站算力编排、移动性管理和云边算力协同调度等多种方式。
尹浩指出,设计6G通感融合网络架构需要加强跨域技术的融合创新。他期待产学研各界携手合作,加快面向6G的通感融合理论、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助力6G通感融合网络的成熟与商用,为全球6G通感融合网络领域的创新贡献中国方案。
发表评论